不知道你們有沒有想過,每天和衣服為伍的銷售員平時關注哪些品牌?在買衣服之前他們挑選的關鍵又是什麼呢?趁著換季時節,我們訪問了六位銷售員他們最近購入最喜歡的單品或是近期夢幻逸品,並分享他們購物時考量的重點;看完這篇或許你更懂得挑衣服了!















其實在挑選衣服上考慮的點還有很多也因人而異;今天推薦的品牌之中是否有你們也相當欣賞的?你們平常在選購時又會以什麼做為參考呢?
近幾年 Select Shop 文化興盛,更是許多人逛街的首選;像是你我熟悉的 BEAMS、UA、UR、和 JS 早已不需多做介紹。不過除了這四大品牌和網路上許多以假亂真自許「選貨店」的賣家,日本其實還藏有許多質感系選擇;本週的 #24通信 一起來看看八間我們和 24 Press Room 精選的日系選品店吧;其中更有台灣也能購入的管道噢!
以休閒穿搭為主,成熟正裝風格為輔,高 CP 值的 NANO universe 據點早已遍佈日本。其自有品牌以及多數的選品價位皆屬今日介紹中較為平價的;像是 Wrangler、OGAWA 的合作系列幾乎都萬元有找,是小資男女不能錯過的選物店;當然,裡頭也不乏 COMME des GARÇONS 等等高端品牌!
和同樣主打平價的 NANO universe 比起來,FREAK’S STORE 則是戶外、街頭感的代表;整體偏向美式休閒復古。像是 Needles 以及因為 Cityboy 翻身的 Nautica 都是其選品之一。也因為其平價的特性和大眾化的選品,較為親民的 FREAK’S STORE 如今也可以在各大代購看見他的身影。
TOKYO BASE 旗下知名的 STUDIOUS 我們就不多介紹了,反倒是同集團的 THE TOKYO 的小眾選物更吸引我們。街頭感的 Saint Mxxxxxx、時裝感的 beautiful people、到極簡品牌 ATON 都是他們的選品之一。而除了這些品牌,其質感也反映在他們的裝潢陳列,有機會一定要去實體看看!
上野商會旗下的 GARDEN 以及吾亦紅 (ware-mo-kou) 我們也相當推薦;前者聚焦在日本設計師品牌,像是以工裝寬褲聞名的 SHINYA KOZUKA。後者則將選品延伸至 Dries Van Noten 等等歐美品牌。而涉谷的神南店特別之處則在於可以一次從 B1 逛到 4 樓,將兩種風格的選品一次逛完!
來自關西的 IN (印) 的品牌許多皆為一時之選;像是 N.HOOLYWOOD 和 KUON 等等;而這樣較為小眾別緻的選品如今在日本卻也開設將近 20 間店舖,也體現了越來越多人對於穿搭能否體現出個性的注重!
同樣發源於關西的 LOFTMAN COMPANY 以 Outdoor 風格為主,像是白山、始祖鳥都能見到。其中也混合時裝以及簡約的元素;像是 COMME des GARÇONS JUNYA WATANABE 和我們多次介紹的COMOLI!多家分店也讓你可以逛上許久!
以日本常見的房屋格局 1LDK 命名,從裝潢到服飾皆以「家」為出發點。像是將植鞣皮革發揚光大的 Hender Scheme、極簡迷追捧的 Hed Mayner、AURALEE 都是其選品;整體簡約素雅,是許多文青日常的好選擇 (笑)!
今天介紹的前面 7 間都遠在日本,但其實在台灣也有一間以日本設計師品牌為主的選貨店。位於 Bellavita 2 樓的 03 Tokyo 除了有上述許多品牌以外,更有許多獨家販售的日本小眾品牌;這樣在台灣少見的選品也深受許多質感穿搭客的喜愛!
看完今天推薦的這些選擇,是否也想去好好親身接觸這些服飾?其實今天有介紹到的品牌當中,許多也由和我們長期合作的 24 Press Room 經銷!你還有推薦哪些 select shop 呢;你又為什麼喜歡逛選品店呢?
1989 年,由匈牙利建築師 Antti Lovag 設計的 Palais Bulles 在地中海的峭壁上落成;夢幻的粉紅色彩、泡泡般的曲線、座落於坎城的浪漫、以及超現實的外觀成為許多人心中的夢想之地。1992 年,傳奇設計師 Pierre Cardin 收購之後迎來無數名人與品牌造訪;如今,這棟建築如果你口袋夠深,你也能住進去!
1975 年到 1989 年,14 年的時間打造的 Palais Bulles 是建築師 Antti Lovag 以及 Pierre Bernard 兩人天馬行空的產物。好似一顆泡泡,圓潤的線條以輕量的建材打造,再以混凝土倒入球型框架、特別設計的窗景則配合一天中不同時間迎來的光線變化。抽象的視覺思維卻完美地融入周邊的景色,顯眼卻不突兀,也追溯遠古時期穴居的人類,打造與環境和諧共存的可能。
在屋主 Pierre Bernard 去世之後,傳奇設計師 Pierre Cardin 於 1992 年收購,其前衛的視覺以及影響力的號招使得建築的價值更上一層樓;除了呼應他多年來嚮往的未來主義,時尚雜誌拍攝亦或是影視活動的派對都讓人們有機會一窺這夢幻建築的原貌。2020 年 Pierre Cardin 逝世之後也因為 4.5 億美元的天價出售額遲遲沒有人接手,目前則正規劃開放做藝術展覽。
近幾年人們對這棟建築的印象應該停留在 Jacquemus IG 上絕美的照片、Dior 2016 的度假系列、亦或是其他影視作品、雜誌拍攝。然而回歸到 Antti Lovag 呼應人本思想,依照人體四肢的運動軌跡所設計的圓,正是欲傳遞人與環境的共存。因此這棟建築如今也開放租借,不過要價不斐,一天就要 USD $33,200 (約 NTD $985,000)。歡迎有去過的讀者與我們分享(笑)!
不論是 Antti Lovag、Pierre Cardin、亦或是 Jacquemus,這棟建築替人們帶來的除了恣意揮灑的創意和可能以外,也反映出人體、空間、和自然的協調。「建築應該是充滿驚喜且不失樂趣」,還有哪些讓你印象深刻的建築?
肯爺和金卡黛珊的離婚風波去年開始鬧得沸沸揚揚,但細心一點的應該會發現後者的穿衣風格在分開後有著相當大的轉變;而 Julia Fox 則取代了她原先大地色和丹寧為主的穿搭風格。近日在《The Kardashians》節目中,分開近一年的金卡黛珊則透露過去有段時間「就連穿什麼都要問他意見,如今當我想到『我要穿什麼』時,我便恐慌症發作」。
在肯爺之前的金卡黛珊壓根和街頭潮流沒有關係,雖然一貫地性感,過去卻是亮片、皮草、色彩不離身,更不用提她標誌性的大波浪捲髮;可謂典型的千金裝扮。然而 2012 年和肯爺交往後則轉為大地色系為主的高街時尚。她曾經在 BOF 的訪談說過「我一直認為我品味不錯,直到我老公 (Ye) 說我有著全世界最糟的品味」,於是肯爺把她的衣櫃清空,只留下了兩雙鞋。
其實許多人不知道金卡黛珊過去曾是 Paris Hilton 的造型師,因此對於時尚她有著自己的見解;但當街頭趨勢竄起,她一貫的裝扮的確不符合世俗審美,因此她大方承認是肯爺將她帶入高級時尚的世界,卻也成為某種離婚後依然擺脫不掉的制約。Met Gala、SNL、到她的品牌 SKIMS 都不難看見肯爺的影響;這也讓她一度不敢穿上沒有經過 Ye 允許的服裝。
距離兩人分開將近一年,金卡戴珊試圖在時尚界找到自己的定位,不只是 Kimye 的一部分和卡戴珊的二姐,而是「能夠跳脫框架的金卡戴珊」她說道;於是她將過去喜愛的亮片、華麗的風格一個個找回來。穿上瑪麗蓮夢露的禮服,原來她自己挑選的服裝也能引起話題;依舊可見 8 年婚姻的改變,卻帶著這些年累積的自信找回了過去的浮華。而能夠穿上自己喜歡的衣服,不正是最幸福的事情嗎?
如今她扶養著四個孩子,並在四度赴考初階律師考試後終於通過也激勵了許多人;但在新一集的節目中她針對女性事業發表「現代人應該要動身努力工作,為何現代人都不努力了呢?」等等言論引起外界討論;其中也有人表示「我不懷疑她的努力,但將所有的成功歸功於努力而忽略了含著金湯匙出生的事實顯然相當無知」;針對這一事,你們認為呢?
其實無論你如何看待金卡黛珊和 Ye 的關係,亦或是對她抱有什麼看法,都不得不承認她的影響力。話題也是養分,在她茁壯的同時或許我們能做的也只是像她所說的「努力」吧!你們更喜歡她哪個時期的造型?
蘋果前首席設計師 Jony Ive 雖然如今已離開蘋果,卻是奠定了「蘋果美學」的靈魂人物之一。而近日接受《Finanical Times》的邀請擔任客座編輯時,他在其中的專欄則分享了自己推薦的 12 項設計工具,讓果粉與設計愛好者相當稱羨;然而,這個工具名單卻引來兩極的討論!
講到蘋果大家都想到賈伯斯、iPhone、iPod,另一個核心人物卻鮮為人知。其實將蘋果推上神壇的 iMac 和上述的所有經典產品的主要設計人員都是在品牌擔任設計師近 30 年的 Jony Ive。儘管於 2019 年離開蘋果並成立設計公司 LoveFrom,其獨特的美學依舊影響著蘋果。趕緊看看他的 12 個推薦
三豐生產的這款量角器主打為日本製造,可見其對於品質的注重。
美國品牌 Starrett 推出的此款深度計強調高精準度。
德國製造的 NAVIGATOR II 系列會顯示溫度、濕度等資訊,表面採用漆黑氧化處理相當具質感。
工業設計師必備的工具之一,Jony Ive 選擇了來自美國的 Snap-ON 可調節式的扭力板手。
Ekos SE 唱臂可謂這幾十年來的經典;也可想而知 Jony Ive 應該是英國 Linn LP12 音響的愛好者!
主要用於替紙張創建整齊的折疊,也可作為簡易的切割紙材之工具。
捲尺的外觀設計採用經典的 Swift 小牛皮材質;尺寸相當輕巧,放在口袋或是掛在褲耳隨身攜帶都不是問題!
中央採用鍍白金的材料,並以陀飛輪呈現;後續橡皮擦用光了可以做更換。
此款鋼筆市面上無法購入,為 Jony Ive 的私人收藏。
萊卡公司的前身;此放大鏡採用相機使用之黃酮材料製成。目前已經停產。
visvim 此款包袋不論皮革或色澤皆相當質感,不過目前已絕版。
這篇文章上線《Finanical Times》以後,立刻引起廣大的討論。許多人表示 Jony Ive 的推薦相當有質感;然而要價三千台幣的橡皮擦和一萬五的捲尺也讓其他人表示「會買皮革捲尺的人唯一測量的東西就是自己的口袋多深」,認為這份清單過於理想化。當然他自己在專欄中也表示「具有美感的工具可以提升工作上的效率」,你們認為呢?
Jony Ive 對於蘋果的貢獻自然大家有目共睹,如今雖然離開了,其經手的產品卻依舊經典。然而他推薦的 12 樣工具你們怎麼看待呢?
一張好的專輯很難得,而一張好的原聲帶更是;除了音樂本身要能夠引起共鳴,更要能夠和畫面相輔相成才能走進人們心中。而這週除了編輯部精選,我們也在限時動態中募集到了許多經典以及小眾的好選擇。週末在家不妨打開播放器「聽聽」這些電影吧!
義大利、夏日、初戀,這些字詞串起的這部電影細膩詩意,卻又充斥著初戀的痛楚,而這些都反映在配樂上。從 Elio 熟練的巴哈古典樂到坂本龍一輕快的琴聲都完美地與畫面融合;但民謠歌手 Sufjan Stevens 創作的《Mystery of Love》和結尾的《Visions of Gideon》則將主角對愛情的茫然思索展露地一覽無遺,後勁滿分。
王家衛非線性的敘事、朦朧的畫面、連帶著衝擊性的配樂總能勾勒出人們不同的情緒,在《重慶森林》中更是明顯。阿菲初識 663 時搖頭晃腦的《California Dreamin’》、王菲翻唱迷幻的《夢中人》,以及情慾的《Things in Life》,如此不同卻串起所有都市男女們的心境,或許也反映了愛情的現實與本質吧!
由坂本龍一作曲的《俘虜》中,那曲膾炙人口的《Merry Christmas, Mr. Lawrence》打破西方傳統的印象,以合成器模仿出民俗樂器甘美朗的樂聲。在炎熱的東南亞戰場迴盪著的聖誕歌曲少了一些溫馨,卻多了幾分難以宣洩的壓抑情感。讓人驚訝的是這部電影是坂本龍一電影配樂的處女作!(特別提及:滂礡的《末代皇帝》原聲帶也同樣精彩)
程度上講述現代社會所有寂寞之人的故事,由 Arcade Fire 的 Will Butler 製作的配樂在前段有著設定的科幻以及都會的冷冽,隨著劇情則以琴聲帶出濃烈的孤單與淺淺的溫柔;卻也凸顯了不管身處何時何地,「愛情都是被社會認可的精神錯亂」。其中由人工智慧 (史嘉蕾喬韓森) 獻唱的《The Moon Song》簡單真摯;可惜當年奧斯卡輸給了《Let it Go》。
人人都知道青春期的存在,卻人人都不自知;因此我們對愛情憧憬也失望、對父母親之間則是滿滿的不諒解,但回首那段瘋狂莽撞卻又巴不得回到當初;而英國搖滾樂團 Arctic Monkeys 主唱 Alex Turner 則將這些心聲全部以主角 Oliver 的心聲唱出。其中一首《Stuck on The Puzzle》則唱出所有迷茫青少年的心聲「試著游到對岸,雙腳卻無法動彈」。
一定有那麼幾首歌陪你走過人生中最難熬的那段時光,而岩井俊二在《青春電幻物語》中則透過莉莉周周這位偶像的歌聲串連起青年們血氣方剛卻又曖昧不明的暴力、性慾、生死、以及曖昧。困在現實世界的年輕人們將音樂化為宣洩的出口,儘管悲劇不斷上演,但當迷幻的電子樂隨著德布西的樂聲響起,似乎可以明白原著小說中提到的「傷痛其實就是療癒」的意義。
從《海角七號》到《誰先愛上他的》,國片有著無數膾炙人口的歌曲。但對我們來說,集結了陳綺貞、張懸、以及 1976 的《藍色大門》唱出的不只是一部電影,更是你我都經歷過回憶。而不論是後者躁動的電吉他亦或是前者呢喃唱著的《小步舞曲》,都是愛情的青澀。這兩天「天空突然下起傾盆大雨」,不妨打開播放器一起推開青春這扇藍色大門吧!
雖說好的原聲帶實屬難得,但經典依舊不計其數。有的讓你跟著舞動、有的不自覺流下眼淚;你心目中經典的原聲帶還有哪些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