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DOPE
  • NEWS
    • 1
      • FASHION / 流行
      • Apparel / 時裝
      • Mobile / 手機
      • Cosmetic / 美妝
      • Beauty / 正妹
      • Style / 風格
      • Watch / 鐘錶
      • Eyewear / 眼鏡
      • Accessary / 飾品
      • Shoes / 鞋子
      • Bags / 包袋
    • 2
      • POP
      • Sexy / 性感
      • Toy / 玩具
      • Sport / 運動
      • Game / 遊戲
      • Food / 美食
      • Book / 書本
      • Photo / 照片
      • Music / 音樂
      • Movie / 電影
    • 3
      • DESIGN / 設計
      • Web / 網站
      • Typography / 字體
      • Trans / 運輸工具
      • Tech / 科技
      • Art / 藝術
      • Build / 建築
      • Interior / 商業及空間設計
      • Graphic / 塗鴉
    • 4
      • CULTURE / 文化
      • EVENT / 活動
  • COLUMN
  • OPINION
  • FEATURE
  • ABOUT US
Art

# 當人類藝術家輸給了 AI?究竟是進步還是藝術已死:用 Midjourney 參加繪畫比賽奪冠是作弊嗎

by Coman 2022.09.04
written by Coman

近期在歐美藝術圈引起討論的,是美國科羅拉多州藝術與繪畫競賽的冠軍竟然不是由「人類」繪製的作品獲得,而是 AI 算圖工具 Midjourney 繪製的《Théâtre D’opéra Spatial》(太空歌劇院)。

不需要畫筆,只需要敲幾下鍵盤?

這幅作品的「創作者」 Jason M. Allen 表示日前使用 Midjourney 自動生成了數百張圖片,並花費三星期篩選,最終上繳了三張畫作 並在 18 個參賽作品中脫穎而出,奪得冠軍;連帶引起的則是「藝術已死」的討論。

# 當人類藝術家輸給了 AI?究竟是進步還是藝術已死:用 Midjourney 參加繪畫比賽奪冠是作弊嗎 6
# 當人類藝術家輸給了 AI?究竟是進步還是藝術已死:用 Midjourney 參加繪畫比賽奪冠是作弊嗎 7
用 Midjourney 參賽,被指控「作弊」!

贏得大獎後,許多藝術家紛紛表示這違背了創作的初衷,並質疑其公平性。不過作者本人表示「我不會道歉,也沒有犯規」,並指出遞交作品時已清楚寫上創作者為「Jason M. Allen via Midjourney」,並沒有欺瞞一事。有趣的是,主辦方表示有兩名評審其實賽前並不清楚 Midjourney 為算圖工具;不過在知情之後依舊表示其作品驚艷的程度依舊值得其獎項。

# 當人類藝術家輸給了 AI?究竟是進步還是藝術已死:用 Midjourney 參加繪畫比賽奪冠是作弊嗎 8
你們認為「藝術已死」嗎?

這件事情曝光以後引起雙方論戰。有人表示「正在目睹藝術的死亡」;卻也有人認為AI 算圖依舊需要仰賴人類的創造力。但 Jason M. Allen 在《紐約時報》的訪問中表示「科技並沒有倫理,倫理自在人心」,並期許人們接納事實,放下成見。

# 當人類藝術家輸給了 AI?究竟是進步還是藝術已死:用 Midjourney 參加繪畫比賽奪冠是作弊嗎 9
(譯) 這當然是藝術。這是一個人花費時間與精力產出的作品,只不過他的工具剛好是 AI 罷了。至於他值不值得這個獎項就自由評斷。不過看到奇幻藝術作品中的女人有穿衣服我已經很欣慰了。
# 當人類藝術家輸給了 AI?究竟是進步還是藝術已死:用 Midjourney 參加繪畫比賽奪冠是作弊嗎 10
(譯) 我們正親眼目睹藝術的死亡。如果連機器都能取代創作類型的工作,那麼任何工藝類、高技術類型的工作成為過去式都是理所當然的。

藝術史出身的主辦方發言人之一,Olga Robak 表示「人們稱黏在牆壁上的香蕉為藝術。過去,攝影也被認為只不過是按下快門罷了。所以 AI 是藝術嘛?何謂藝術?」;你們又是如何看待 AI 算圖與藝術的關係呢?

Photo Via : Jason M. Allen, Twitter
2022.09.04 0 comments
0 FacebookTwitterLINECopy LinkThreadsBluesky
Music

# 如果你覺得基努李維不夠帥,那是因為你沒有看過他彈貝斯:「天狼星樂團」過了二十年再次合體,背後原因是什麼?

by Coman 2022.09.02
written by Coman

說到基努李維如果你只想到《駭客任務》或是《捍衛任務》就太可惜了,畢竟這麼會演戲的他其實還有另一個身份:音樂人!1991 年他與友人一同組成了搖滾樂團「天狼星」(Dogstar) ,並在裡頭擔任 Bass 手。雖然鋒芒並未蓋過他的演員本業,卻曾經與大衛鮑伊等等傳奇合作;近日,基努李維則重拾他的貝斯,並開啟了 IG 帳號寫著「Dogstar is back」。

# 如果你覺得基努李維不夠帥,那是因為你沒有看過他彈貝斯:「天狼星樂團」過了二十年再次合體,背後原因是什麼? 16
# 如果你覺得基努李維不夠帥,那是因為你沒有看過他彈貝斯:「天狼星樂團」過了二十年再次合體,背後原因是什麼? 17
真實版《男人的一半還是男人》的緣分!

80 年代末期在好萊塢展露頭角的基努李維,1991 年在超市偶遇身穿底特律紅翼隊球衣的另一位演員 Robert Mailhouse,同樣支持該隊伍的基努李維則主動上前攀談,並在成為至交後創立了樂團。最初他們自稱為 Small Fecal Matter (小糞便樂團),致敬 Kurt Cobain 的 Fecal Matter,最終才拍板定案「天狼星」;但油漬搖滾的影響從他們的音樂也能明顯感受到。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ceTauvhuTq4&ab_channel=GraceVanderWaalFans
連 David Bowie 和邦喬飛都合作,為什麼解散?

雖然成立了樂團,基努李維在好萊塢的聲勢卻也逐年上漲;因此儘管作品數不多,而且他也一貫低調專注地彈貝斯,卻也在 1995 年陸續加入大衛鮑伊和邦喬飛的巡演,擔任暖場嘉賓。不過樂團和演員的雙重身份多少令人喘不過氣;2001 年,基努李維因為樂團工作結識的女朋友 Jennifer Syme 在車禍離世後,樂團也於隔年宣布解散。

# 如果你覺得基努李維不夠帥,那是因為你沒有看過他彈貝斯:「天狼星樂團」過了二十年再次合體,背後原因是什麼? 18
Keanu Reeves & Jon Bon Jovi
# 如果你覺得基努李維不夠帥,那是因為你沒有看過他彈貝斯:「天狼星樂團」過了二十年再次合體,背後原因是什麼? 19
Keanu Reeves & David Bowie
他最喜歡的歌透露了最帥殺神的悲慘人生!

之所以會在那個時間點離開音樂,或許是想逃避音樂引起的思念;而演員的身份正好能讓他過上另一種生活。從今年初在 Stephen Colbert 訪談透露他最喜歡的歌是 Joy Division 的《Love Will Tear Us Apart》或許可略知一二。畢竟 Ian Curtis 的悲劇色彩就像他人生的寫照,失去了女友、未誕生的女兒、以及合作《男人的一半還是男人》的 River Phoenix ⋯⋯

# 如果你覺得基努李維不夠帥,那是因為你沒有看過他彈貝斯:「天狼星樂團」過了二十年再次合體,背後原因是什麼? 20
Keanu Reeves & Jennifer Syme
# 如果你覺得基努李維不夠帥,那是因為你沒有看過他彈貝斯:「天狼星樂團」過了二十年再次合體,背後原因是什麼? 21
Keanu Reeves & River Phoenix
走出傷痛,20 年後重拾貝斯!

將近 20 年來,基努李維除了退出樂壇以外也都沒有正式的交往關係;不過 2019 年他也終於正式公開他與藝術家 Alexandra Grant 的戀情。找回了情感也重新拾起了樂器,如今在樂團的 IG 上也能夠看到許多這些年近 60 歲的音樂愛好者練習的花絮;儘管尚未釋出任何音源,卻也不經讓人期待這些年的歷練將會轉化成什麼旋律!

# 如果你覺得基努李維不夠帥,那是因為你沒有看過他彈貝斯:「天狼星樂團」過了二十年再次合體,背後原因是什麼? 22
# 如果你覺得基努李維不夠帥,那是因為你沒有看過他彈貝斯:「天狼星樂團」過了二十年再次合體,背後原因是什麼? 23
# 如果你覺得基努李維不夠帥,那是因為你沒有看過他彈貝斯:「天狼星樂團」過了二十年再次合體,背後原因是什麼? 24
# 如果你覺得基努李維不夠帥,那是因為你沒有看過他彈貝斯:「天狼星樂團」過了二十年再次合體,背後原因是什麼? 25

其實今天也是基努李維的 58 歲生日;儘管是人人稱羨的男神,卻也承受了許多常人無法面對的痛苦。但他挺過來,也證明雨過天晴是有可能的。如果最近的你也過得不順利,感到迷茫,不妨聽聽 Dogstar 的音樂吧!

Photo Via : i-D, GQ, Dogstar, IMDb, Pinterest, YouTube
2022.09.02 0 comments
0 FacebookTwitterLINECopy LinkThreadsBluesky
OPINION

# 24通信 018:到處都在聯名 logo 的年代,五個不靠潮流只用實力與工藝取勝的日本品牌!

by Coman 2022.09.01
written by Coman

近幾年聯名文化的風潮依舊,今年最多人討論的 YZY x GAP x Balenciaga 或是 Travis Scott 的倒鉤都還是蹭流量的保證。但在這個趨勢明顯的年代,我們認為更應該要推薦那些專注工藝,並打造出雋永好物的人們。今天我們和 24 Press Room 盤點五個,或許不是最熱門,但他們寧願被遺忘也不願放棄品質的好品牌!

# 24通信 018:到處都在聯名 logo 的年代,五個不靠潮流只用實力與工藝取勝的日本品牌! 31

KUON:五十年古布製成當代時尚,連 Yohji 都愛!

提到工藝 Boro (襤褸) 絕對是代表;過去農民將布粹縫合以求保暖的織法乘載歷史,如今則成為當代服裝藝術。若要說我們欣賞的品牌,石橋真一郎主導的 KUON 絕對是其一。除了將日本文化與西方時尚結合,打造襤褸西裝和教練外套,近年也在保有工藝織法的情況,讓整體形象更具時裝感。今年 KUON 也二度與山本耀司的支線 S’YTE 聯名,打造出兼具現代雅痞與傳統底蘊的服裝。

# 24通信 018:到處都在聯名 logo 的年代,五個不靠潮流只用實力與工藝取勝的日本品牌! 32
# 24通信 018:到處都在聯名 logo 的年代,五個不靠潮流只用實力與工藝取勝的日本品牌! 33
# 24通信 018:到處都在聯名 logo 的年代,五個不靠潮流只用實力與工藝取勝的日本品牌! 34
# 24通信 018:到處都在聯名 logo 的年代,五個不靠潮流只用實力與工藝取勝的日本品牌! 35

PORTER CLASSIC:不是你想的包包,是匠人精神的傳承!

離開 Yoshida Porter  的吉田克幸與兒子吉田玲雄經營的 Porter Classic 不再專注於包袋,而是以服飾延續江戶時代的製衣與縫紉工法;藍染、刺子繡、和襤褸都是每季必備的招牌,並從中打造出品牌專屬的特色。像是以長島棉和蘇文棉製成工序繁複的劍道布,或是以傳統工藝製成項鏈等等;除了深受質感人士喜愛,像是 BTS 以及小鬼黃鴻升也都是品牌愛好者!

# 24通信 018:到處都在聯名 logo 的年代,五個不靠潮流只用實力與工藝取勝的日本品牌! 36
# 24通信 018:到處都在聯名 logo 的年代,五個不靠潮流只用實力與工藝取勝的日本品牌! 37
# 24通信 018:到處都在聯名 logo 的年代,五個不靠潮流只用實力與工藝取勝的日本品牌! 38
# 24通信 018:到處都在聯名 logo 的年代,五個不靠潮流只用實力與工藝取勝的日本品牌! 39

visvim:就算沒有炒賣也永不過時的考究!

visvim 從過去潮流跟風炒賣股必備,如今成為質感考究人士的最愛靠的就是對工藝的堅持以及打造出「New Vintage」的初衷。品牌成立至今,中村世紀不靠 logo,反而致力將傳統工藝多方地應用;像是泥染、繩染、或是京友禪染色 ⋯⋯ 這些耗時耗力打造出來的單品就如同這些傳統技法,藉由各式新的形式傳承下去,也完成中村世紀「打造永不過時且充滿質感的產品」的理念。

# 24通信 018:到處都在聯名 logo 的年代,五個不靠潮流只用實力與工藝取勝的日本品牌! 40
# 24通信 018:到處都在聯名 logo 的年代,五個不靠潮流只用實力與工藝取勝的日本品牌! 41
# 24通信 018:到處都在聯名 logo 的年代,五個不靠潮流只用實力與工藝取勝的日本品牌! 42
# 24通信 018:到處都在聯名 logo 的年代,五個不靠潮流只用實力與工藝取勝的日本品牌! 43
# 24通信 018:到處都在聯名 logo 的年代,五個不靠潮流只用實力與工藝取勝的日本品牌! 44
# 24通信 018:到處都在聯名 logo 的年代,五個不靠潮流只用實力與工藝取勝的日本品牌! 45

PROLETA RE ART & MUTSU:藏家級別的極致工藝 & 客製化的限量設計?

源自 Proletariat (無產階級) 卻融入了 Re Art (再製藝術) 的含義。前者強調手工再製、破壞、染色以及美製絲巾交織的設計,將傳統工藝玩出實驗性;上個月更與山本耀司推出要價 20 萬的丹寧套裝,價格相當驚人!另外由在美國的日本人打造的 MUTSU 強調客製化設計,每件單品除了強烈的手工感更是數量極少 (甚至只有一件),是近期在海外發光發熱的日本手工藝品牌!

# 24通信 018:到處都在聯名 logo 的年代,五個不靠潮流只用實力與工藝取勝的日本品牌! 46
PROLETA RE ART x Yohji Yamamoto
# 24通信 018:到處都在聯名 logo 的年代,五個不靠潮流只用實力與工藝取勝的日本品牌! 47
PROLETA RE ART
# 24通信 018:到處都在聯名 logo 的年代,五個不靠潮流只用實力與工藝取勝的日本品牌! 48
MUTSU
# 24通信 018:到處都在聯名 logo 的年代,五個不靠潮流只用實力與工藝取勝的日本品牌! 49
MUTSU
# 24通信 018:到處都在聯名 logo 的年代,五個不靠潮流只用實力與工藝取勝的日本品牌! 50

Condor Lin :
對我來說,PROLETA RE ART 像是老 Kapital 風格的更瘋狂版本!不過對部份人來說應該還是口味太重吧;其他同樣注重這類型工藝的大概就是 KUON 和 ByWalid 吧。

# 24通信 018:到處都在聯名 logo 的年代,五個不靠潮流只用實力與工藝取勝的日本品牌! 51

Lee Tea:

從曾經風靡一時的阿美咔嘰中脫穎而出的工藝品牌就像在做藝術品。知道自己喜歡什麼很重要,在這個穿衣服要讓大家「看得懂」的年代裡,能夠穿的讓自己爽,並且堅持穿好東西的人已經不多了。

在今天 logo 夠大夠明顯才是潮流的年代,依舊有許多堅持工藝、文化、與質感設計的好品牌。不受趨勢影響,專注做「自己想做的衣服」,這樣純粹的初衷或許才是歷久彌新的關鍵吧。

Photo Via : KUON, visvim, Porter Classic, PROLETA RE ART, Yohji Yamamoto, Twitter
2022.09.01 0 comments
0 FacebookTwitterLINECopy LinkThreadsBluesky
CELEBRITY

# 25 年前的悲劇也帶不走黛安娜王妃的堅毅:不願做英國女王,只願能成為人民的女王!

by Coman 2022.08.31
written by Coman

25 年前的今天,一場車禍帶走了黛安娜王妃卻帶不走他的故事、時尚、貢獻、與影響。而在 1995 年,與 BBC 的這段禁忌訪談則少見訴說著他的無奈。針對是否想成為英國女王的問題,他除了表示皇室絕不會讓這件事情發生,也說了:「我想成為人民的女王,而非國家的女王」。

比起高高在上,他選擇走入民間探訪難民、流浪者、與愛滋病患;不願墨守成規的他寧願被視為皇室異端,也要跟隨心之所向。

# 25 年前的悲劇也帶不走黛安娜王妃的堅毅:不願做英國女王,只願能成為人民的女王! 57
# 25 年前的悲劇也帶不走黛安娜王妃的堅毅:不願做英國女王,只願能成為人民的女王! 58
# 25 年前的悲劇也帶不走黛安娜王妃的堅毅:不願做英國女王,只願能成為人民的女王! 59

他說,歷史上有太多堅強的女性備受爭議,但這並不代表他們做的是錯的。皇室之所以感到威脅及害怕,也正是因為他的力量。

# 25 年前的悲劇也帶不走黛安娜王妃的堅毅:不願做英國女王,只願能成為人民的女王! 60
# 25 年前的悲劇也帶不走黛安娜王妃的堅毅:不願做英國女王,只願能成為人民的女王! 61

最後,他臉上的笑容和眼中的憂鬱彷彿預測到自己戲劇性的未來。儘管 25 年過去,他卻持續用他發人深省的故事影響著你我。

# 25 年前的悲劇也帶不走黛安娜王妃的堅毅:不願做英國女王,只願能成為人民的女王! 62
Credit : YouTube (Ruposhi Bangla NY), Vogue, Pinterest
2022.08.31 0 comments
0 FacebookTwitterLINECopy LinkThreadsBluesky
Apparel

# 誰說只有藝術才是爆炸?時尚也著迷於瞬間的燃燒:盤點四個著迷於火焰魔法的時裝設計師!

by Coman 2022.08.30
written by Coman

讓時尚設計師們著迷的元素很多,宗教、音樂、以及大自然等等,我們也介紹過不少。其中「火焰」的意象也時常出現,卻往往具有不同的含義。他們有的象徵死亡,有的象徵重生,有些則純粹做為情緒的表達。作為炎熱的盛夏收尾,今天我們盤點四場將燃燒、爆炸、以及火焰等等不同形式的危險存在,作為秀場主角的時裝秀。

# 誰說只有藝術才是爆炸?時尚也著迷於瞬間的燃燒:盤點四個著迷於火焰魔法的時裝設計師! 68
Rick Owens SS23
Issey Miyake x Cai Guo-Qiang:時尚就是爆炸,五秒燒掉 63 件三宅一生?

1996 年到 1998 年,三宅一生接連合作了四位藝術家重新詮釋他的設計,而中國爆破藝術家蔡國強打造的《龍 : 爆破 Issey Miyake》絕對是其中的代表。蔡國強將 63 件純白的 Pleats Please 擺放成一尾蜿蜒的龍,並在每一件衣服上也鋪上龍形的火藥;短短五秒,這些衣服上的焦痕便形成了龍形圖騰。而後,也成了 SS1999 的成衣系列 —— 當年正是龍年。

# 誰說只有藝術才是爆炸?時尚也著迷於瞬間的燃燒:盤點四個著迷於火焰魔法的時裝設計師! 69
# 誰說只有藝術才是爆炸?時尚也著迷於瞬間的燃燒:盤點四個著迷於火焰魔法的時裝設計師! 70
Alexander McQueen:燃燒殆盡後卻依舊為世人傳唱!

同一年,在西方則有 Alexander McQueen 以截然不同的意象點燃 FW1998 「聖女貞德」的秀場。秀的壓軸,當模特身穿象徵鮮血的紅色串珠禮服走到舞台中央時,周圍燃起了熊熊火焰,好似要將她吞噬。這畫作般的景象是對 1431 年死於火刑的聖女貞德的致敬,也是 McQueen 心中的女性形象:「就算面對死亡依舊無畏且強大」。

# 誰說只有藝術才是爆炸?時尚也著迷於瞬間的燃燒:盤點四個著迷於火焰魔法的時裝設計師! 71
# 誰說只有藝術才是爆炸?時尚也著迷於瞬間的燃燒:盤點四個著迷於火焰魔法的時裝設計師! 72
Rick Owens:暗黑先鋒的獻祭儀式其實充滿希望?

如果有關注 Rick Owens 會發現近期他對於火焰似乎著有某些執著。像是 2019 春夏,他便在巴黎點燃了一座高塔,說道「我把青春帶來巴黎,然後一把火燒了它」,以此追求平靜。2023 春夏則出現來回擺盪的巨大火球,彷彿一次次襲來的災難、疫情令人感到恐懼;卻也提醒了我們「這場危機不是第一次,也不會是最後一次,而我們不都也挺過來了嗎?」。

# 誰說只有藝術才是爆炸?時尚也著迷於瞬間的燃燒:盤點四個著迷於火焰魔法的時裝設計師! 73
# 誰說只有藝術才是爆炸?時尚也著迷於瞬間的燃燒:盤點四個著迷於火焰魔法的時裝設計師! 74
Gucci:在墓園走秀,提醒你「人終有一死」

對生死、文學、藝術情有獨鍾的 Alessandro Michele 在 2019 早春把秀辦在法國的阿里斯康墓園,並印用但丁《地獄》的詩詞「在墳墓與墳墓之間,散布著熊熊烈火」,燃起了地上的火焰。本該象徵死亡,但身著白紗的男模、穿著挺拔西裝的女模卻比活在人士的你我更為自由、浪漫?伴隨著火焰消逝的生命,傳遞著死後的世界或許更美好的信念。

# 誰說只有藝術才是爆炸?時尚也著迷於瞬間的燃燒:盤點四個著迷於火焰魔法的時裝設計師! 75
# 誰說只有藝術才是爆炸?時尚也著迷於瞬間的燃燒:盤點四個著迷於火焰魔法的時裝設計師! 76
# 誰說只有藝術才是爆炸?時尚也著迷於瞬間的燃燒:盤點四個著迷於火焰魔法的時裝設計師! 77
# 誰說只有藝術才是爆炸?時尚也著迷於瞬間的燃燒:盤點四個著迷於火焰魔法的時裝設計師! 78

從「已知用火」開始,這股熱能在人們心中又有無限種解讀;同時象徵著死亡也代表重生,帶來噩耗的同時也傳遞希望。

Photo Via : Vogue, i-D, NYtimes, Cai Guo-Qiang, Pinterest, YouTube
2022.08.30 0 comments
0 FacebookTwitterLINECopy LinkThreadsBluesky
Music

# 如果 40 年前沒有 MTV,今天的音樂不會那麼「好看」:看完 VMA 以及你偶像的最新 mv 要記得感謝 MTV 的存在

by Coman 2022.08.29
written by Coman

今天是 MTV 的音樂錄影帶大獎,俗稱 VMA,旨在表揚過去一年創作者在音樂與視覺上的貢獻,自 1984 年開始締造無數經典也捧紅了無數歌手,側重青少年文化的頒獎典禮更讓血氣方剛的名人們留下各式名場面,陪伴了許多人的童年。儘管 MTV 與 VMA 近幾年的收視率以及公信力不再,卻也直接造就了 mv 文化!

# 如果 40 年前沒有 MTV,今天的音樂不會那麼「好看」:看完 VMA 以及你偶像的最新 mv 要記得感謝 MTV 的存在 84
VMA 2022 – Lizzo
# 如果 40 年前沒有 MTV,今天的音樂不會那麼「好看」:看完 VMA 以及你偶像的最新 mv 要記得感謝 MTV 的存在 85
VMA 2022 – BLACKPINK
# 如果 40 年前沒有 MTV,今天的音樂不會那麼「好看」:看完 VMA 以及你偶像的最新 mv 要記得感謝 MTV 的存在 86
橫空出世的 MTV 黃金年代?

1981 年夏天,MTV 頻道正式誕生。作為一個只播放音樂錄影帶的電視台最初並不被看好,最初能夠播放的 mv 更是只有 100 支左右;然而人畢竟是視覺動物,當唱片公司發現透過 mv 的宣傳意外地有效時也開始積極投入這個領域。三年之後,當 Michael Jackson 花費 1500 萬拍攝《Thrller》即敲響了各大名人之間的 mv 戰爭,音樂則不再只屬於聽覺,而是與視覺共存。

沒有 MTV,今天就沒有好看的 MV!

1984 年,MTV 舉辦了第一屆音樂錄影帶大獎 (VMA),而唱片公司為了在電視台宣傳也在頒獎典禮曝光更是積極地投入 mv 拍攝。瑪丹娜在這個時期憑著大膽的造型與視覺爆紅,當年的 mv 至今依舊前衛;Michael Jackson 則推出長達 39 分鐘的《Ghost》,開創音樂與故事並存的先鋒。如今歌手推出新歌就一定要拍攝 mv 的傳統也就此建立!

# 如果 40 年前沒有 MTV,今天的音樂不會那麼「好看」:看完 VMA 以及你偶像的最新 mv 要記得感謝 MTV 的存在 87
Madonna
# 如果 40 年前沒有 MTV,今天的音樂不會那麼「好看」:看完 VMA 以及你偶像的最新 mv 要記得感謝 MTV 的存在 88
Michael Jackson
這些經典的 VMA 場面你一定記得!

因為 VMA 本身的調性就沒有葛萊美正式且較趨向於青年文化,除了紅毯的裝扮更誇張,表演以及典禮內容也都更大膽;許多名場面也在此誕生。像是肯爺打斷泰勒斯的得獎感言、Lady Gaga 的流血造型和牛肉裝、或是泰勒斯以及 Nicki Minaj 的大和解等等;儘管近幾年收視率下滑,卻是流行文化歷史的重要指標。

# 如果 40 年前沒有 MTV,今天的音樂不會那麼「好看」:看完 VMA 以及你偶像的最新 mv 要記得感謝 MTV 的存在 89
Kaney West & Taylor Swift (2009)
# 如果 40 年前沒有 MTV,今天的音樂不會那麼「好看」:看完 VMA 以及你偶像的最新 mv 要記得感謝 MTV 的存在 90
Lady Gaga (2009)
# 如果 40 年前沒有 MTV,今天的音樂不會那麼「好看」:看完 VMA 以及你偶像的最新 mv 要記得感謝 MTV 的存在 91
Lady Gaga (2010)
# 如果 40 年前沒有 MTV,今天的音樂不會那麼「好看」:看完 VMA 以及你偶像的最新 mv 要記得感謝 MTV 的存在 92
Taylor Swift & Nicki Minaj
MTV 為何逐漸被人們給遺忘?

其實 MTV 的影響力從老一輩的人都將 mv 誤認成 MTV 就可知一二;但其實這 40 年以來的爭議沒有少過。作為一個電視台宣傳工具,過度商業化的音樂選擇早已讓許多音樂人感到不滿;更不用提爭議性的種族議題和腥羶色的內容。2005 年,當能夠隨時隨地且隨心所欲地播放 mv 的 YouTube 出現後則徹底瓦解了他的聲勢,僅能仰賴其他節目內容與 VMA 典禮。

如今的 MTV 已無法和當年相比,乘載更多的是上世代人們的回憶;當年鎖定電視只為等候偶像出現的期待,如今也只需要在手機上輸入名字即可。然而,在人們緬懷「時代的眼淚」的同時,初代 VJ Alan Hunter 則表示「你有 YouTube 與網路了,為什麼想要 MTV 回來呢?自由地看你想看的吧!」

Photo Via : MTV, VMA, Vogue, GQ, CNN, Entertainment Weekly, Pinterest, YouTube
2022.08.29 0 comments
0 FacebookTwitterLINECopy LinkThreadsBluesky
Build

# 新版《蝙蝠俠》貓女的親生爸爸,隱居在賽博龐克的建築搞設計:小甜甜布蘭妮都著迷 Lenny Kravitz 的 Y2K 夢幻建築

by Coman 2022.08.27
written by Coman

或許你們對 Lenny Kravitz 這個名字很陌生,但他除了是新版《蝙蝠俠》中貓女 Zoë Kravitz 的親生父親以外,也是一名歌手、演員、攝影師、和設計師;而且每一個身份都相當成功!不過近期引起討論的,是他在 90 年代購入的一棟位於邁阿密的豪宅,也被稱為 Y2K 風格與賽博龐克愛好者的夢幻住宅!今天一起來看看!

# 新版《蝙蝠俠》貓女的親生爸爸,隱居在賽博龐克的建築搞設計:小甜甜布蘭妮都著迷 Lenny Kravitz 的 Y2K 夢幻建築 98
# 新版《蝙蝠俠》貓女的親生爸爸,隱居在賽博龐克的建築搞設計:小甜甜布蘭妮都著迷 Lenny Kravitz 的 Y2K 夢幻建築 99
# 新版《蝙蝠俠》貓女的親生爸爸,隱居在賽博龐克的建築搞設計:小甜甜布蘭妮都著迷 Lenny Kravitz 的 Y2K 夢幻建築 100
# 新版《蝙蝠俠》貓女的親生爸爸,隱居在賽博龐克的建築搞設計:小甜甜布蘭妮都著迷 Lenny Kravitz 的 Y2K 夢幻建築 101
所以 Lenny Kravitz 有什麼厲害的嗎?

除了是貓女的親生父親,認識 Lenny Kravtiz 最快的方式就是聽他的音樂。搖滾、R&B、到靈魂樂都是他顫長的曲風,更會演奏吉他、貝斯、鼓等等不同樂器,要成立「一人樂團」也絕對不是問題。這樣的實力讓他從 1999 年開始連續四年獲得葛萊美最佳搖滾男歌手。儘管曾被唱片公司認為他的音樂「不夠黑,也不夠白」,卻也用實力說話。

# 新版《蝙蝠俠》貓女的親生爸爸,隱居在賽博龐克的建築搞設計:小甜甜布蘭妮都著迷 Lenny Kravitz 的 Y2K 夢幻建築 102
除了是歌手,還是一名設計師!

不過,要聊他那棟賽博龐克建築就要從他的另一個身份「設計師」說起。2003 年,他創立了設計公司 Kravitz Design 專門經營設計的項目。他說「這是『折衷主義』的應用,音樂無法傳遞的情緒與概念,不如透過創新動態的設計表達」;復古與當代並存的風格宛如他多變的音樂充滿可能,如今包含萊相機和施華洛世奇都是他的客戶。

# 新版《蝙蝠俠》貓女的親生爸爸,隱居在賽博龐克的建築搞設計:小甜甜布蘭妮都著迷 Lenny Kravitz 的 Y2K 夢幻建築 103
施華洛世奇
# 新版《蝙蝠俠》貓女的親生爸爸,隱居在賽博龐克的建築搞設計:小甜甜布蘭妮都著迷 Lenny Kravitz 的 Y2K 夢幻建築 104
Dom Pérignon
# 新版《蝙蝠俠》貓女的親生爸爸,隱居在賽博龐克的建築搞設計:小甜甜布蘭妮都著迷 Lenny Kravitz 的 Y2K 夢幻建築 105
CB2
# 新版《蝙蝠俠》貓女的親生爸爸,隱居在賽博龐克的建築搞設計:小甜甜布蘭妮都著迷 Lenny Kravitz 的 Y2K 夢幻建築 106
萊卡相機
他買下的 Y2K 夢幻閨房,小甜甜布蘭妮都朝聖!

回到 1999 年那棟由 Architröpolis 設計,深受 70 年代的太空 Disco 美學和 Verner Panton 影響的建築。佈滿燈泡的牆面、有錄影功能的浴室鏡、搭配強烈的紅藍燈光,可說是 Y2K 設計的完美範例。當時 Lenny Kravitz 購入後便在此拍攝了《Black Velveteen》的 mv,歌詞唱著「21世紀的夢境」;之後小甜甜布蘭妮的《Oops!… I Did It Again》封面也是在此拍攝!

# 新版《蝙蝠俠》貓女的親生爸爸,隱居在賽博龐克的建築搞設計:小甜甜布蘭妮都著迷 Lenny Kravitz 的 Y2K 夢幻建築 107
# 新版《蝙蝠俠》貓女的親生爸爸,隱居在賽博龐克的建築搞設計:小甜甜布蘭妮都著迷 Lenny Kravitz 的 Y2K 夢幻建築 108
# 新版《蝙蝠俠》貓女的親生爸爸,隱居在賽博龐克的建築搞設計:小甜甜布蘭妮都著迷 Lenny Kravitz 的 Y2K 夢幻建築 109
# 新版《蝙蝠俠》貓女的親生爸爸,隱居在賽博龐克的建築搞設計:小甜甜布蘭妮都著迷 Lenny Kravitz 的 Y2K 夢幻建築 110
# 新版《蝙蝠俠》貓女的親生爸爸,隱居在賽博龐克的建築搞設計:小甜甜布蘭妮都著迷 Lenny Kravitz 的 Y2K 夢幻建築 111
# 新版《蝙蝠俠》貓女的親生爸爸,隱居在賽博龐克的建築搞設計:小甜甜布蘭妮都著迷 Lenny Kravitz 的 Y2K 夢幻建築 112
# 新版《蝙蝠俠》貓女的親生爸爸,隱居在賽博龐克的建築搞設計:小甜甜布蘭妮都著迷 Lenny Kravitz 的 Y2K 夢幻建築 113

雖然今天著重在 Lenny Kravitz 在設計上的成就居多,但回歸歌手身份的他也有許多值得介紹的內容。曲風多元的他除了和 Aerosmith、Mick Jagger 等等搖滾巨星合作,也和 Pharrell 以及 Jay-Z 有著深遠的交情。若大家有興趣以後再好好分享吧!

Photo Via : Lenny Kravtiz, Vogue, GQ, C Magazine, Architectural Digest, Twitter, Pinterest
2022.08.27 0 comments
0 FacebookTwitterLINECopy LinkThreadsBluesky
Newer Posts
Older Posts

Facebook

Facebook
  • Facebook
  • Twitter
  • Instagram
  • Youtube
  • Email

Copyright © 2025 L.DOPE Web Media. All rights reserved.
主機由 WantEasy 維護提供.

L.DOPE
  • NEWS
    • 1
      • FASHION / 流行
      • Apparel / 時裝
      • Mobile / 手機
      • Cosmetic / 美妝
      • Beauty / 正妹
      • Style / 風格
      • Watch / 鐘錶
      • Eyewear / 眼鏡
      • Accessary / 飾品
      • Shoes / 鞋子
      • Bags / 包袋
    • 2
      • POP
      • Sexy / 性感
      • Toy / 玩具
      • Sport / 運動
      • Game / 遊戲
      • Food / 美食
      • Book / 書本
      • Photo / 照片
      • Music / 音樂
      • Movie / 電影
    • 3
      • DESIGN / 設計
      • Web / 網站
      • Typography / 字體
      • Trans / 運輸工具
      • Tech / 科技
      • Art / 藝術
      • Build / 建築
      • Interior / 商業及空間設計
      • Graphic / 塗鴉
    • 4
      • CULTURE / 文化
      • EVENT / 活動
  • COLUMN
  • OPINION
  • FEATURE
  • ABOUT 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