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DOPE
  • NEWS
    • 1
      • FASHION / 流行
      • Apparel / 時裝
      • Mobile / 手機
      • Cosmetic / 美妝
      • Beauty / 正妹
      • Style / 風格
      • Watch / 鐘錶
      • Eyewear / 眼鏡
      • Accessary / 飾品
      • Shoes / 鞋子
      • Bags / 包袋
    • 2
      • POP
      • Sexy / 性感
      • Toy / 玩具
      • Sport / 運動
      • Game / 遊戲
      • Food / 美食
      • Book / 書本
      • Photo / 照片
      • Music / 音樂
      • Movie / 電影
    • 3
      • DESIGN / 設計
      • Web / 網站
      • Typography / 字體
      • Trans / 運輸工具
      • Tech / 科技
      • Art / 藝術
      • Build / 建築
      • Interior / 商業及空間設計
      • Graphic / 塗鴉
    • 4
      • CULTURE / 文化
      • EVENT / 活動
  • COLUMN
  • OPINION
  • FEATURE
  • ABOUT US
CULTURE

# 日本 2022 年度漢字出爐,疫情過後迎來的究竟是什麼:「戰」代表的意義究竟是什麼?

by Coman 2022.12.14
written by Coman

一年又要過了,若要以一個字總結過去一年,你會選什麼字呢?日本自 1995 年開始都會發表「年度代表漢字」;而今年的代表字即是「戰」,在 22 萬張總投票數中得到超過 10,804 張票。

# 日本 2022 年度漢字出爐,疫情過後迎來的究竟是什麼:「戰」代表的意義究竟是什麼? 6
一切的苦難都追溯於「戰」?

會被日本民眾選為年度代表字,自然有許多原因;其中最直接指涉的即是今年初爆發的烏俄戰爭,導致全球陷入緊繃,連帶影響經濟、民生、以及國際情勢。其次則是七月時安倍晉三遇刺的事件也同樣動盪。不過,從另一個角度來看,也可以看做日本隊今年在世界盃的表現,接連打敗德國、西班牙的氣勢,可說是越「戰」越勇!

# 日本 2022 年度漢字出爐,疫情過後迎來的究竟是什麼:「戰」代表的意義究竟是什麼? 7
# 日本 2022 年度漢字出爐,疫情過後迎來的究竟是什麼:「戰」代表的意義究竟是什麼? 8
光是一個字,就有這麼多的巧合!

其實這已經不是日本第一次以「戰」作為年度代表字,上一次可以追溯到 2001 年;當時 911 事件引發的恐懼和對立同樣令人難忘。後面的名次則為「安」(10,616票)、「楽」(7,999票)。回顧過去幾年的代表,則有 2019 年「令」、2020 年的「密」、以及 2021 年象徵奧運和疫情紓困的「金」字。值得一提的是「金」字曾三度獲選,分別為 2000、2012、2016、和 2021 年,恰巧都是奧運期間,可見日本國人對於選手的寄託和肯定。

# 日本 2022 年度漢字出爐,疫情過後迎來的究竟是什麼:「戰」代表的意義究竟是什麼? 9
# 日本 2022 年度漢字出爐,疫情過後迎來的究竟是什麼:「戰」代表的意義究竟是什麼? 10
# 日本 2022 年度漢字出爐,疫情過後迎來的究竟是什麼:「戰」代表的意義究竟是什麼? 11
那麼台灣和其他的年度代表是什麼呢?

回到台灣,今年我們的年度代表字則是「漲」,象徵著後疫情時代下,食衣住行的費用皆漲 (只有荷包不漲) 的年代。其他像是牛津字典的年度代表字「Goblin Mode」(哥布林模式),傳遞「生活就應該達到身心靈躺平」的理念;劍橋字典則選擇「Homer」一詞,呼應今年現象級的遊戲「Wordle」引起的旋風。

# 日本 2022 年度漢字出爐,疫情過後迎來的究竟是什麼:「戰」代表的意義究竟是什麼? 12
(哥布林模式)
# 日本 2022 年度漢字出爐,疫情過後迎來的究竟是什麼:「戰」代表的意義究竟是什麼? 13
(全壘打)
# 日本 2022 年度漢字出爐,疫情過後迎來的究竟是什麼:「戰」代表的意義究竟是什麼? 14
(煤氣燈操縱)
# 日本 2022 年度漢字出爐,疫情過後迎來的究竟是什麼:「戰」代表的意義究竟是什麼? 15
(長時間的不穩定和不安全性)

去年以「NFT」作為年度代表字的《柯林斯英語詞典》今年則選擇「Permacrisis」一詞,象徵長期間的不安,包含英國脫歐、疫情、戰爭 …… 概括所有。總經理 Alex Beecroft 表示:「permacrisis總結了 2022 年對多數人來說有多糟糕。」你們認同嗎?

Photo Via : Japan Times, NipponCom, Japan Forward Cambridge, Oxford, Merriam-Webster, Collins (dictionary), Financial Times
2022.12.14 0 comments
0 FacebookTwitterLINECopy LinkThreadsBluesky
Music

# 當大衛林區的電影沒有音樂:《穆荷蘭大道》、《雙峰》傳奇配樂師 Angelo Badalamenti 逝世,享壽 85 歲!

by Coman 2022.12.13
written by Coman

如果你喜歡看電影,那你對大衛林區的《穆荷蘭大道》、《雙峰》、或是《藍絲絨》一定不陌生;今天稍早則傳出配樂師 Angelo Badalamenti 離世的消息,享壽 85 歲。大衛林區則在 YouTube 的影片中表示「今天沒有音樂」悼念這位昔日的朋友。

他是世界上最了解大衛林區的人?

布魯克林出生的 Angelo Badalamenti 從 1986 年的《藍絲絨》開始合作,並且先後參與了《穆荷蘭大道》、《我心狂野》(Wild at Heart》的配樂、以及那被稱為「影集巔峰」的《雙峰》。值得一提的是 David Lynch 和他之間獨特的創作模式:沒有劇本,由前者直接口述出場景,後者將他的語言文字直接「轉譯」成音樂。

至今無人能及的《雙峰》配樂厲害在哪?

Angelo Badalamenti 最具代表性的作品當屬 1990 年的影集《雙峰》,這部現象級的作品不用我們多介紹,但《Luara Palmer’s Theme》則不可不提。虛幻飄渺的電子樂聲結合爵士鋼琴與人聲,成功塑造出謀殺的詩意和迷離感。網路流傳著一段他創作這首歌的影片更是證明了「音樂真的可以製造出畫面」。更厲害的是,有網友將前面提到的《Luara Palmer’s Theme》丟到了 MIDI 鋼琴紙捲上,轉錄出來的音軌就是一座「雙峰」!

# 當大衛林區的電影沒有音樂:《穆荷蘭大道》、《雙峰》傳奇配樂師 Angelo Badalamenti 逝世,享壽 85 歲! 21
# 當大衛林區的電影沒有音樂:《穆荷蘭大道》、《雙峰》傳奇配樂師 Angelo Badalamenti 逝世,享壽 85 歲! 22
不只有大衛林區,連大衛鮑伊和披頭四都愛?

在 Angelo Badalamenti 離開後大衛林區在 YouTube 影片中表示「今天,沒有音樂」;但是他合作過的對象還包含大衛鮑伊、Paul McCartney、甚至 1992 年的巴賽隆納奧運也請他製作開場曲。他最後的作品則可以追溯到 2017 年《雙峰》第三季,也算是在人生的最後回到顛峰,並劃下了句點。

# 當大衛林區的電影沒有音樂:《穆荷蘭大道》、《雙峰》傳奇配樂師 Angelo Badalamenti 逝世,享壽 85 歲! 23
# 當大衛林區的電影沒有音樂:《穆荷蘭大道》、《雙峰》傳奇配樂師 Angelo Badalamenti 逝世,享壽 85 歲! 24

在音樂的領域投入超過半個世紀,卻終身未領得過金球獎或是奧斯卡;不過就像C羅不需要一座世界盃冠軍,他的成就也並不需要獎盃的肯定。

Photo Via : IMDb, Amazon, LastFM, YouTube, Twitter
2022.12.13 0 comments
0 FacebookTwitterLINECopy LinkThreadsBluesky
PHOTOGRAPHER

# 找來 72 位名人、用 24 小時、拍超過一萬張相片只為了一張雜誌封面:Pelle Cass x 《New York Magazine》拍出年度最佳封面

by Coman 2022.12.11
written by Coman

1 個十字路口、72 個名人,《New York Magazine》釋出的最新封面背後的故事比照片更精彩!

View this post on Instagram

A post shared by New York Magazine (@nymag)

從始祖鳥到 Valentino 都合作的攝影師是誰?

《紐約雜誌》第 18 期將找來最能代表紐約的 72 個名人拍攝封面。並合作攝影師 Pelle Cass 以《Crowded Fields》系列,透過影像重疊將所有人「群聚」!熟悉我們的讀者就知道他曾拍攝過始祖鳥、JACQUEMUS 等等品牌,並且絕對不是定點拍攝跟去背那麼簡單!

# 找來 72 位名人、用 24 小時、拍超過一萬張相片只為了一張雜誌封面:Pelle Cass x 《New York Magazine》拍出年度最佳封面 30
# 找來 72 位名人、用 24 小時、拍超過一萬張相片只為了一張雜誌封面:Pelle Cass x 《New York Magazine》拍出年度最佳封面 31
# 找來 72 位名人、用 24 小時、拍超過一萬張相片只為了一張雜誌封面:Pelle Cass x 《New York Magazine》拍出年度最佳封面 32
# 找來 72 位名人、用 24 小時、拍超過一萬張相片只為了一張雜誌封面:Pelle Cass x 《New York Magazine》拍出年度最佳封面 33
用 24 小時拍完 72 個大明星!

除了相機長時間的放置定點、修圖合成、以及確保光線和陰影的一致,這組照片最讓人佩服的是這 72 位大人物都是在 11/28 當天 24 小時之內拍攝完畢!光是敲定檔期就是奇蹟,更不用提時間控制上的精準、當天曼哈頓街頭的交通管制、以及每一位的走位動向的事前安排。根據消息,一個人平均只有五分鐘拍攝,並且通告時間都是像 8:59 或是 9:06 這樣驚人的準確!

# 找來 72 位名人、用 24 小時、拍超過一萬張相片只為了一張雜誌封面:Pelle Cass x 《New York Magazine》拍出年度最佳封面 34
# 找來 72 位名人、用 24 小時、拍超過一萬張相片只為了一張雜誌封面:Pelle Cass x 《New York Magazine》拍出年度最佳封面 35
這組照片裡到底有哪些人,解答在這!

最中間 C 位是《蟻人》Paul Rudd、他的右下方則是肯爺的前女友 Julia Fox。站在字母 YORK 的則分別是精靈王 Lee Pace、廚師 Calvin Eng、和設計師 Thom Browne。畫面右下角,穿著黑色大衣則是超模 Linda Evangelista,一旁則是知名導演 Spike Lee!而在畫面左邊,狗狗旁邊身穿黃色洋裝的則是模特兒 Emily Ratajkowski …

# 找來 72 位名人、用 24 小時、拍超過一萬張相片只為了一張雜誌封面:Pelle Cass x 《New York Magazine》拍出年度最佳封面 36
# 找來 72 位名人、用 24 小時、拍超過一萬張相片只為了一張雜誌封面:Pelle Cass x 《New York Magazine》拍出年度最佳封面 37
View this post on Instagram

A post shared by Pelle Cass (@pellecass)

Photo Via : New York Magazine, Pelle Cass
2022.12.11 0 comments
0 FacebookTwitterLINECopy LinkThreadsBluesky
Art

# 這些破損的雕像不是壞掉,是你我殘缺和不完美的象徵: 誰說旅行很快樂,Bruno Catalano 講述旅行的「失去」

by Coman 2022.12.07
written by Coman

這些雕塑品為什麼被砸壞?因為你我都有缺失⋯疫情趨緩解封,這位藝術家你不能不認識!有些「完美」勢必得透過「不完美」才得以呈現;藝術家 Bruno Catalano 的雕塑品即使如此。

# 這些破損的雕像不是壞掉,是你我殘缺和不完美的象徵: 誰說旅行很快樂,Bruno Catalano 講述旅行的「失去」 43
旅行不只享樂,也充滿痛苦?

人們說「人生就是一段旅行」,對摩洛哥出生的 Bruno Catalano 來說更是。10 歲時因為戰爭離開家鄉的他發現,原來帶著行李箱出門的人並不一定都是快樂的,也有許多「不得不踏上旅程」的無奈;原來出國遊歷不見得是增加人生經驗,也有許多「失去」的案例。因此才有了《旅行者》(Les Voyageurs) 的系列雕塑。

# 這些破損的雕像不是壞掉,是你我殘缺和不完美的象徵: 誰說旅行很快樂,Bruno Catalano 講述旅行的「失去」 44
# 這些破損的雕像不是壞掉,是你我殘缺和不完美的象徵: 誰說旅行很快樂,Bruno Catalano 講述旅行的「失去」 45
殘破不堪,但也屹立不搖?

這些雕塑品有著空洞的「內心」,每一尊卻都挺拔地屹立著,只在細節處連結。其實,這系列源自於 20 年前他不小心砸壞的一個作品;這也再次印證了所謂「不完美的完美」。仔細一看,雖然殘缺,但雕像眼神中的堅韌和不放手向前行的動作,不也替「缺憾」留下希望嗎?

# 這些破損的雕像不是壞掉,是你我殘缺和不完美的象徵: 誰說旅行很快樂,Bruno Catalano 講述旅行的「失去」 46
# 這些破損的雕像不是壞掉,是你我殘缺和不完美的象徵: 誰說旅行很快樂,Bruno Catalano 講述旅行的「失去」 47
# 這些破損的雕像不是壞掉,是你我殘缺和不完美的象徵: 誰說旅行很快樂,Bruno Catalano 講述旅行的「失去」 48
如果你也曾經感到缺失,這些人也是!

從 2013 年的巴黎街頭、2019 年的威尼斯雙年展,呼應《旅行者》的主題,這一系列雕塑如今在世界各地都有展出;超過 30 座銅像分佈在歐洲各國到澳洲、美國、中國,象徵你我都是「旅人」,在不同地區、抱著不同願景、朝向不同方向,繼續前行、找尋自我!

# 這些破損的雕像不是壞掉,是你我殘缺和不完美的象徵: 誰說旅行很快樂,Bruno Catalano 講述旅行的「失去」 49
# 這些破損的雕像不是壞掉,是你我殘缺和不完美的象徵: 誰說旅行很快樂,Bruno Catalano 講述旅行的「失去」 50
Photo Via : My Modern Net, Street Art Utopia, Designboom, Aongking Sculpture, OnlyArt, Twitter
2022.12.07 0 comments
0 FacebookTwitterLINECopy LinkThreadsBluesky
CELEBRITY

# 今天開始室外不用戴口罩,但這些人為什麼依舊堅持戴面罩:從 Daft Punk 到 Marshmello,他們為什麼堅持不露臉?

by Coman 2022.12.01
written by Coman

今天開始室外可以不戴口罩,你有回到天天刮鬍子、剪鼻毛、和擦護唇膏的日子嗎?不過不論你喜不喜歡戴口罩,有一群才華洋溢的人並不是為了防疫所以遮住自己的口鼻,而是有其他原因!今天盤點那些總是戴著面具不肯露臉的人;從 Daft Punk、MF DOOM、日本的 ZUTOMAYO、到那些NBA 球星們,你還想到誰呢?

# 今天開始室外不用戴口罩,但這些人為什麼依舊堅持戴面罩:從 Daft Punk 到 Marshmello,他們為什麼堅持不露臉? 56
Anthony Hopkins in Hannibal, 2001

Daft Punk:他們戴面罩的故事,沒有你想的那麼簡單?

說到蒙面,最多人想到的應該就是機械頭盔造型,由 Guy-Manuel de Homem-Christo  和 Thomas Bangalter 組成的 Daft Punk。根據他們所說,會變成機器人其實「不是自願的。1999/09/09 的 09:09 a.m. 在錄音室時發生了一場爆炸,恢復意識後,就變成機器人了」。當然,這只是開玩笑的。真正的原因很簡單:他們不吃「明星光環」這套,並堅信只有靠真正的好音樂才能走得長久。不過有收藏首張專輯《Homework》的人,專輯中可以難得有官方釋出的真面目合照!

# 今天開始室外不用戴口罩,但這些人為什麼依舊堅持戴面罩:從 Daft Punk 到 Marshmello,他們為什麼堅持不露臉? 57
# 今天開始室外不用戴口罩,但這些人為什麼依舊堅持戴面罩:從 Daft Punk 到 Marshmello,他們為什麼堅持不露臉? 58
# 今天開始室外不用戴口罩,但這些人為什麼依舊堅持戴面罩:從 Daft Punk 到 Marshmello,他們為什麼堅持不露臉? 59
# 今天開始室外不用戴口罩,但這些人為什麼依舊堅持戴面罩:從 Daft Punk 到 Marshmello,他們為什麼堅持不露臉? 60

MF DOOM:戴上面具,成為最具影響力的「反派」嘻哈歌手!

本名 Daniel Dumile,同時也是其嘻哈團體 KMD 的成員,Zev Love X 在親人死亡、被唱片公司拋棄後決定戴上面罩成為 MF DOOM。這個奇怪的名字則出自漫威反派 Doctor Doom。至此,戴上面具的他則彷彿脫胎換骨,以充滿社會批判的歌詞探究世界的不公,專輯《Madvillainy》則是最被推崇的一部嘻哈經典。對他來說,面具象徵身份的轉換;脫掉面具,他依舊是那傷痕累累卻依舊努力成為一名好父親、好丈夫的人;儘管在兩年前離世,他對世界的影響卻依舊不減。

# 今天開始室外不用戴口罩,但這些人為什麼依舊堅持戴面罩:從 Daft Punk 到 Marshmello,他們為什麼堅持不露臉? 61
# 今天開始室外不用戴口罩,但這些人為什麼依舊堅持戴面罩:從 Daft Punk 到 Marshmello,他們為什麼堅持不露臉? 62

Marshmello:真的不是 Shawn Mendes 或是 Tiësto

想必經歷過 Marshmallo 最紅的時期的人都曾經加入偵探大隊,試圖找出棉花糖頭套下的真實身份;雖然現在大家都知道他就是 Dotcom (Christopher Comstock),但這些年從 Shawn Mendes 到另一位 DJ 大佬 Tiësto 都曾經在公開場合假扮過他,也算是歐美樂壇相當有趣的時期 (笑)。他會戴上面具則是受到前輩 Deadmou5 啟發,在「被認得」但不被「認出」之間創造自己的經典形象。

# 今天開始室外不用戴口罩,但這些人為什麼依舊堅持戴面罩:從 Daft Punk 到 Marshmello,他們為什麼堅持不露臉? 63
Marshmello = Christopher Comstock = Dotcom
# 今天開始室外不用戴口罩,但這些人為什麼依舊堅持戴面罩:從 Daft Punk 到 Marshmello,他們為什麼堅持不露臉? 64
Dotcom
# 今天開始室外不用戴口罩,但這些人為什麼依舊堅持戴面罩:從 Daft Punk 到 Marshmello,他們為什麼堅持不露臉? 65
Shawn Mendes
# 今天開始室外不用戴口罩,但這些人為什麼依舊堅持戴面罩:從 Daft Punk 到 Marshmello,他們為什麼堅持不露臉? 66
Tiësto

ZUTOMAYO:不露臉,卻是日本現在最紅的歌聲?

最後,在日本則有所謂的「覆面系」歌手;以《秒針を噛む》走紅的 ZUTOMAYO (ずっと真夜中でいいのに) 則絕對是代表,而且比所有歐美歌手更神秘;已知的資訊只有主唱名叫「ACAね」,甚至  live 在演出遮住觀眾的雙眼只留下黑暗和歌聲,登上《The First Take》也只以側面的剪影出現;不過以充滿感情的歌聲唱出宛如內心獨白的歌詞,或許永遠都不知道他的真實身份也無所謂,跟著他永遠都是看清的「深夜」又何嘗不是一件美好的事情?

# 今天開始室外不用戴口罩,但這些人為什麼依舊堅持戴面罩:從 Daft Punk 到 Marshmello,他們為什麼堅持不露臉? 67
# 今天開始室外不用戴口罩,但這些人為什麼依舊堅持戴面罩:從 Daft Punk 到 Marshmello,他們為什麼堅持不露臉? 68

眾 NBA 球星:戴上面具會打得比較好嗎?

這屆世足賽,南韓的孫興慜將戴著面具出賽;但其實眾多 NBA 球星早已帶著面具出賽。最早的案例像是 Curtis Perry,近幾年最知名的則包含 Richard Hamilton 和 LeBron James。其中詹皇單場最高分的 61 分紀錄就是戴著面具打出來的。但是他們通常都不是為了帥或是神秘感,而是為了保護受傷的臉部;但讓人想到《沈默的羔羊》或是《德州面具殺人狂》…

# 今天開始室外不用戴口罩,但這些人為什麼依舊堅持戴面罩:從 Daft Punk 到 Marshmello,他們為什麼堅持不露臉? 69
# 今天開始室外不用戴口罩,但這些人為什麼依舊堅持戴面罩:從 Daft Punk 到 Marshmello,他們為什麼堅持不露臉? 70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O5PRGB1Khts

藝術家 Banksy 說過「如果想要别人傾聽你的觀點,就得戴上面具」;某種程度上似乎道出了上述某些名人的觀點。你認同嗎?

Photo Via : IMDb, GQ, VOGUE, The New Yorker, SBNation, YouTube, Twitter
2022.12.01 0 comments
0 FacebookTwitterLINECopy LinkThreadsBluesky
Build

# 住在迷宮裡是什麼感覺,這個男人用了半個世紀找答案:西班牙最偉大的建築藝術不只高第,還有 Xavier Corberó 的神秘住宅!

by Coman 2022.11.30
written by Coman

說到西班牙最偉大的建築或許會說是高第的「聖家堂」,但隱藏在巴賽隆納的市郊還有一棟宛如達利或是艾雪的作品才會出現的「迷宮建築」。三百座拱門、錯綜複雜的廊道、水泥的構造,它是西班牙藝術家 Xavier Corberó 半個世紀的心血,也是他的家:Espai Corberó。

# 住在迷宮裡是什麼感覺,這個男人用了半個世紀找答案:西班牙最偉大的建築藝術不只高第,還有 Xavier Corberó 的神秘住宅! 76
# 住在迷宮裡是什麼感覺,這個男人用了半個世紀找答案:西班牙最偉大的建築藝術不只高第,還有 Xavier Corberó 的神秘住宅! 77
西班牙建築只知道高第怎麼行?

Xavier Corberó 是達利的朋友,也是去年離世的 Tiffany & Co. 珠寶設計師 Elsa Peretti 曾經的愛人;本業則是一名雕塑藝術家。為什麼會「不務正業」去蓋房子,則要回到 1968 年他意外發現了一座廢棄農莊。抱著對於美的執著和空間感的著迷,也開啟了長達 49 年造屋之旅。

# 住在迷宮裡是什麼感覺,這個男人用了半個世紀找答案:西班牙最偉大的建築藝術不只高第,還有 Xavier Corberó 的神秘住宅! 78
# 住在迷宮裡是什麼感覺,這個男人用了半個世紀找答案:西班牙最偉大的建築藝術不只高第,還有 Xavier Corberó 的神秘住宅! 79
# 住在迷宮裡是什麼感覺,這個男人用了半個世紀找答案:西班牙最偉大的建築藝術不只高第,還有 Xavier Corberó 的神秘住宅! 80
為了這棟建築,他貢獻了半個人生!

從八棟建築物構成的農場,成為佔地 3500 平方公尺、以 300 個拱門、25 個房間、和無數的廊柱迴廊和光影變化組成的建築;Xavier Corberó 表示他「沒有規劃,唯一的追求就是空間與詩意」。但真正浪漫的,是這份追求對他來說幾乎是不自覺的。他在訪談中就說過「每晚回到床上,我幾乎沒有心力端詳這棟房屋;但每次起床總會有令人心曠神怡的新發現」。再怎麼鬼斧神工,都出自對於美學、詩意、與藝術的熱愛。

# 住在迷宮裡是什麼感覺,這個男人用了半個世紀找答案:西班牙最偉大的建築藝術不只高第,還有 Xavier Corberó 的神秘住宅! 81
# 住在迷宮裡是什麼感覺,這個男人用了半個世紀找答案:西班牙最偉大的建築藝術不只高第,還有 Xavier Corberó 的神秘住宅! 82
# 住在迷宮裡是什麼感覺,這個男人用了半個世紀找答案:西班牙最偉大的建築藝術不只高第,還有 Xavier Corberó 的神秘住宅! 83
# 住在迷宮裡是什麼感覺,這個男人用了半個世紀找答案:西班牙最偉大的建築藝術不只高第,還有 Xavier Corberó 的神秘住宅! 84
# 住在迷宮裡是什麼感覺,這個男人用了半個世紀找答案:西班牙最偉大的建築藝術不只高第,還有 Xavier Corberó 的神秘住宅! 85
# 住在迷宮裡是什麼感覺,這個男人用了半個世紀找答案:西班牙最偉大的建築藝術不只高第,還有 Xavier Corberó 的神秘住宅! 86
盡情感受詩意與生活,但絕不談藝術!

但是愛藝術,就要談論藝術嗎?他說「我討厭藝術家之間的對話,藝術沒有什麼好解釋的」。因此儘管身邊有許多藝術圈好友像是達利、Man Ray,他們在這裡只討論生活,並利用閒暇持續建造、擴建這棟建築。可惜 2017 年離世之後,這半個世紀的修建也劃下了句點;只留下這偌大的迷宮。

# 住在迷宮裡是什麼感覺,這個男人用了半個世紀找答案:西班牙最偉大的建築藝術不只高第,還有 Xavier Corberó 的神秘住宅! 87
# 住在迷宮裡是什麼感覺,這個男人用了半個世紀找答案:西班牙最偉大的建築藝術不只高第,還有 Xavier Corberó 的神秘住宅! 88
# 住在迷宮裡是什麼感覺,這個男人用了半個世紀找答案:西班牙最偉大的建築藝術不只高第,還有 Xavier Corberó 的神秘住宅! 89
# 住在迷宮裡是什麼感覺,這個男人用了半個世紀找答案:西班牙最偉大的建築藝術不只高第,還有 Xavier Corberó 的神秘住宅! 90
# 住在迷宮裡是什麼感覺,這個男人用了半個世紀找答案:西班牙最偉大的建築藝術不只高第,還有 Xavier Corberó 的神秘住宅! 91
# 住在迷宮裡是什麼感覺,這個男人用了半個世紀找答案:西班牙最偉大的建築藝術不只高第,還有 Xavier Corberó 的神秘住宅! 92

值得一提的是,過去只開放給特定人士 (像是 Burberry 晚宴、miu miu 拍攝形象照) 的神秘宅邸,近日也被當地議會以 300 萬歐元收購,並表示將會以文化取向的公共空間開放給大眾!

# 住在迷宮裡是什麼感覺,這個男人用了半個世紀找答案:西班牙最偉大的建築藝術不只高第,還有 Xavier Corberó 的神秘住宅! 93
# 住在迷宮裡是什麼感覺,這個男人用了半個世紀找答案:西班牙最偉大的建築藝術不只高第,還有 Xavier Corberó 的神秘住宅! 94
Photo Via : Architectural Digest, Medium, Openhouse, Yellowtrace, Carl Hansen & Son, Twitter
2022.11.30 0 comments
0 FacebookTwitterLINECopy LinkThreadsBluesky
Apparel

# 誰說在麥當勞上班不時尚,芬蘭麥當勞 x 小眾品牌 VAIN 打造最帥員工制服:看完只想唱一句 「i’m lovin it’」

by Coman 2022.11.28
written by Coman

看到這一身麥當勞制服真的只想唱一句「i’m lovin it’」…… 芬蘭小眾品牌 VAIN 最近和當地的麥當勞合作,以舊的員工制服升級再製,共 27 件單品的全新系列。看完只想問現在買機票投履歷去芬蘭麥當勞還來得及嗎?

# 誰說在麥當勞上班不時尚,芬蘭麥當勞 x 小眾品牌 VAIN 打造最帥員工制服:看完只想唱一句 「i'm lovin it’」 100
# 誰說在麥當勞上班不時尚,芬蘭麥當勞 x 小眾品牌 VAIN 打造最帥員工制服:看完只想唱一句 「i'm lovin it’」 101
誰的童年和回憶沒有一間麥當勞?

VAIN 的創辦人 Jimi Vain 表示「誰年輕時不是在麥當勞度過的?」,不論讀書、打工、或是朋友聚會,大家對它都不陌生。因此他決定透過再製員工制服,給予這些伴隨我們童年的回憶更積極、且值得驕傲的形象,同時也改變大家對於「企業制服」的負面印象。

# 誰說在麥當勞上班不時尚,芬蘭麥當勞 x 小眾品牌 VAIN 打造最帥員工制服:看完只想唱一句 「i'm lovin it’」 102
# 誰說在麥當勞上班不時尚,芬蘭麥當勞 x 小眾品牌 VAIN 打造最帥員工制服:看完只想唱一句 「i'm lovin it’」 103
# 誰說在麥當勞上班不時尚,芬蘭麥當勞 x 小眾品牌 VAIN 打造最帥員工制服:看完只想唱一句 「i'm lovin it’」 104
# 誰說在麥當勞上班不時尚,芬蘭麥當勞 x 小眾品牌 VAIN 打造最帥員工制服:看完只想唱一句 「i'm lovin it’」 105
芬蘭的麥當勞員工會不會太幸福!

值得一提的是這一系列總共 27 件單品並不會開放購買,只會提供給芬蘭當地的麥當勞員工!VAIN 表示「這一系列就是用來回饋辛苦的麥當勞員工的!」。未來去芬蘭旅遊,說不定就能看到店員穿上這一系列以代表性的黃、紅兩色設計出來的皮夾克、logo 腰帶、或是外套等等。

# 誰說在麥當勞上班不時尚,芬蘭麥當勞 x 小眾品牌 VAIN 打造最帥員工制服:看完只想唱一句 「i'm lovin it’」 106
# 誰說在麥當勞上班不時尚,芬蘭麥當勞 x 小眾品牌 VAIN 打造最帥員工制服:看完只想唱一句 「i'm lovin it’」 107
# 誰說在麥當勞上班不時尚,芬蘭麥當勞 x 小眾品牌 VAIN 打造最帥員工制服:看完只想唱一句 「i'm lovin it’」 108
# 誰說在麥當勞上班不時尚,芬蘭麥當勞 x 小眾品牌 VAIN 打造最帥員工制服:看完只想唱一句 「i'm lovin it’」 109
麥當勞聯名何其多,你最喜歡哪一個?

其實麥當勞作為全世界最大的速食連鎖店早已和流行文化密不可分。這些年在秀上出現麥當勞的時裝品牌更是無數,像是 CPFM、Moschino、Vetements、或是日本小眾品牌 SEVESKIG 等等。不過這次 VAIN x McDonald’s 除了再次展現了時尚和大眾文化的連結,也證明了它真的有永續的可能。

# 誰說在麥當勞上班不時尚,芬蘭麥當勞 x 小眾品牌 VAIN 打造最帥員工制服:看完只想唱一句 「i'm lovin it’」 110
# 誰說在麥當勞上班不時尚,芬蘭麥當勞 x 小眾品牌 VAIN 打造最帥員工制服:看完只想唱一句 「i'm lovin it’」 111
# 誰說在麥當勞上班不時尚,芬蘭麥當勞 x 小眾品牌 VAIN 打造最帥員工制服:看完只想唱一句 「i'm lovin it’」 112
# 誰說在麥當勞上班不時尚,芬蘭麥當勞 x 小眾品牌 VAIN 打造最帥員工制服:看完只想唱一句 「i'm lovin it’」 113
Photo Via : VAIN, Jimi Vain
2022.11.28 0 comments
0 FacebookTwitterLINECopy LinkThreadsBluesky
Newer Posts
Older Posts

Facebook

Facebook
  • Facebook
  • Twitter
  • Instagram
  • Youtube
  • Email

Copyright © 2025 L.DOPE Web Media. All rights reserved.
主機由 WantEasy 維護提供.

L.DOPE
  • NEWS
    • 1
      • FASHION / 流行
      • Apparel / 時裝
      • Mobile / 手機
      • Cosmetic / 美妝
      • Beauty / 正妹
      • Style / 風格
      • Watch / 鐘錶
      • Eyewear / 眼鏡
      • Accessary / 飾品
      • Shoes / 鞋子
      • Bags / 包袋
    • 2
      • POP
      • Sexy / 性感
      • Toy / 玩具
      • Sport / 運動
      • Game / 遊戲
      • Food / 美食
      • Book / 書本
      • Photo / 照片
      • Music / 音樂
      • Movie / 電影
    • 3
      • DESIGN / 設計
      • Web / 網站
      • Typography / 字體
      • Trans / 運輸工具
      • Tech / 科技
      • Art / 藝術
      • Build / 建築
      • Interior / 商業及空間設計
      • Graphic / 塗鴉
    • 4
      • CULTURE / 文化
      • EVENT / 活動
  • COLUMN
  • OPINION
  • FEATURE
  • ABOUT 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