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DOPE
  • NEWS
    • 1
      • FASHION / 流行
      • Apparel / 時裝
      • Mobile / 手機
      • Cosmetic / 美妝
      • Beauty / 正妹
      • Style / 風格
      • Watch / 鐘錶
      • Eyewear / 眼鏡
      • Accessary / 飾品
      • Shoes / 鞋子
      • Bags / 包袋
    • 2
      • POP
      • Sexy / 性感
      • Toy / 玩具
      • Sport / 運動
      • Game / 遊戲
      • Food / 美食
      • Book / 書本
      • Photo / 照片
      • Music / 音樂
      • Movie / 電影
    • 3
      • DESIGN / 設計
      • Web / 網站
      • Typography / 字體
      • Trans / 運輸工具
      • Tech / 科技
      • Art / 藝術
      • Build / 建築
      • Interior / 商業及空間設計
      • Graphic / 塗鴉
    • 4
      • CULTURE / 文化
      • EVENT / 活動
  • COLUMN
  • OPINION
  • FEATURE
  • ABOUT US
Music

# 史上最偉大的 100 張專輯,也是史上最有爭議的榜單:從披頭四、碧昂絲、到泰勒絲,你們滿意 Apple Music 100 Best Albums 的選擇嗎?

by Coman 2024.05.23
written by Coman

Apple Music 統整了「史上最偉大的 100 張專輯」榜單,並在過去十天每天公布 10 名,而昨天忠於揭曉了全部名次。從披頭四、麥克傑克森、Nirvana,到近年的泰勒絲和 Billie Eilish 都榜上有名。儘管充滿了樂壇經典作品,不過除了世代之間的隔閡和爭執,也引來許多人討論榜單的公正性和評估標準。今天就來看看這個後續發酵比排名本身更激烈的榜單吧!

# 史上最偉大的 100 張專輯,也是史上最有爭議的榜單:從披頭四、碧昂絲、到泰勒絲,你們滿意 Apple Music 100 Best Albums 的選擇嗎? 6
史上最偉大的 100 張專輯!?

冠軍由 1998 年的《The Miseducation of Lauryn Hill》拿下,被認為藝術性、多元性、和包容性定義了過去 25 年的樂壇;第二和第三名則分別是麥克傑克森《Thriller》和披頭四的《Abbey Road》。然而這份榜單將各式曲風一起評斷就被認為嘻哈 (21%)、搖滾 (18%)、流行樂 (16%) 獨大;其他像是鄉村 (1%)、龐克 (2%)、爵士 (3%) 則都只佔 2 到 3 個名次,更缺少了福音專輯和現場專輯!

# 史上最偉大的 100 張專輯,也是史上最有爭議的榜單:從披頭四、碧昂絲、到泰勒絲,你們滿意 Apple Music 100 Best Albums 的選擇嗎? 7
# 史上最偉大的 100 張專輯,也是史上最有爭議的榜單:從披頭四、碧昂絲、到泰勒絲,你們滿意 Apple Music 100 Best Albums 的選擇嗎? 8
# 史上最偉大的 100 張專輯,也是史上最有爭議的榜單:從披頭四、碧昂絲、到泰勒絲,你們滿意 Apple Music 100 Best Albums 的選擇嗎? 9
最有爭議的是這幾張專輯!

除了曲風的混合評選備受爭議之外,名次自然是許多人討論的重點。其中最多人討論的則是泰勒絲的 “1989 (Taylor’s Version)” 以第 18 名打敗了大衛鮑伊、Pink Floyd,和 Daft Punk。另外怪奇比莉“WHEN WE ALL FALL ASLEEP, WHERE DO WE GO?” (第 30 名) 也被認為打敗瑪丹娜、Björk、和 2Pac 有些超出其影響力。不過也有網友認為年輕世代的角度來看這些專輯的確更知名、更有意義,且粉絲和愛好者也不在少數 —— 你們認為呢?

# 史上最偉大的 100 張專輯,也是史上最有爭議的榜單:從披頭四、碧昂絲、到泰勒絲,你們滿意 Apple Music 100 Best Albums 的選擇嗎? 10
# 史上最偉大的 100 張專輯,也是史上最有爭議的榜單:從披頭四、碧昂絲、到泰勒絲,你們滿意 Apple Music 100 Best Albums 的選擇嗎? 11
# 史上最偉大的 100 張專輯,也是史上最有爭議的榜單:從披頭四、碧昂絲、到泰勒絲,你們滿意 Apple Music 100 Best Albums 的選擇嗎? 12
21 世紀最偉大的專輯是「他」!

昨天公開前十名之後終於可以見到各個「專輯之最」。像是 Frank Ocean 的 “Blonde” 以第五名成為 21 世紀之後推出的專輯中最高的成績 。被形容為「畫布上的音樂」不同光線、不同心情收聽都會有新的感受,更開創當代音樂的全新格局。

女歌手則有碧昂絲以 ”BEYONCÉ” (36名) 和 “Lemonade” (10名) 上榜兩次,其他佔據兩個名是的則還有 Prince、Radiohead、Stevie Wonder、以及披頭四。

# 史上最偉大的 100 張專輯,也是史上最有爭議的榜單:從披頭四、碧昂絲、到泰勒絲,你們滿意 Apple Music 100 Best Albums 的選擇嗎? 13
# 史上最偉大的 100 張專輯,也是史上最有爭議的榜單:從披頭四、碧昂絲、到泰勒絲,你們滿意 Apple Music 100 Best Albums 的選擇嗎? 14
這些歌手竟然不在榜單上!

幾家歡樂幾家愁,榜單完整公開之後就發現有許多極具影響力或是知名歌手的專輯並未上榜。像是 The Weeknd、Katy Perry、Nicki Minaj,或是瑪莉亞凱莉、惠妮休斯頓、和小甜甜布蘭妮等等打破多項紀錄更影響當代樂壇的傳奇人物。當然,有些人認為榜單以「專輯」為評選標準,有知名單曲、好的榜單成績並不代表專輯具備影響力或藝術性。不過也不用太計較,畢竟這份榜單依舊是部份人的主觀認定。

# 史上最偉大的 100 張專輯,也是史上最有爭議的榜單:從披頭四、碧昂絲、到泰勒絲,你們滿意 Apple Music 100 Best Albums 的選擇嗎? 15
# 史上最偉大的 100 張專輯,也是史上最有爭議的榜單:從披頭四、碧昂絲、到泰勒絲,你們滿意 Apple Music 100 Best Albums 的選擇嗎? 16
# 史上最偉大的 100 張專輯,也是史上最有爭議的榜單:從披頭四、碧昂絲、到泰勒絲,你們滿意 Apple Music 100 Best Albums 的選擇嗎? 17
# 史上最偉大的 100 張專輯,也是史上最有爭議的榜單:從披頭四、碧昂絲、到泰勒絲,你們滿意 Apple Music 100 Best Albums 的選擇嗎? 18
所以這個榜單是誰決定的?

根據 Apple Music,這份榜單完全獨立於串流數字和其他音樂榜單的成績,而是由團隊和樂壇的業界人士像是製作人、歌手、詞曲創作人一同篩選再評選,其中包含 Pharrell、Charli XCX、和 J Balvin 等等。因此世代不同、流行改變、個人喜好、專輯知名度都會影響到排名;就像 Lorde 的 “Melodrama” 普遍被認為比 “Pure Heroine”  (第96名) 更佳,但是傳唱度和知名度等等原因也並未上榜。

# 史上最偉大的 100 張專輯,也是史上最有爭議的榜單:從披頭四、碧昂絲、到泰勒絲,你們滿意 Apple Music 100 Best Albums 的選擇嗎? 19
# 史上最偉大的 100 張專輯,也是史上最有爭議的榜單:從披頭四、碧昂絲、到泰勒絲,你們滿意 Apple Music 100 Best Albums 的選擇嗎? 20

就像 Billie Eilish 的新專輯 HIT ME HARD AND SOFT 在 PITCHFORK 的得分被認為有失公允,這份榜單同樣充滿爭議。然而,音樂本來就是主觀感受,不同聽者、撰文者、或評選人員就是會有不同的標準,沒有必要為此而大打出手,自己聽得開心並有所共鳴才是最重要的。 若吞不下這口氣,不妨做一個自己的榜單吧!你心目中的最佳專輯會是哪一張呢?留言分享吧!

Photo Via : Rolling Stone, Amazon, Vanity Fair, ELLE, Reddit, Richard Tang (YouTube)
View this post on Instagram

A post shared by 𝐋.𝐃𝐎𝐏𝐄 (@ldope)

2024.05.23 0 comments
0 FacebookTwitterLINECopy LinkThreadsBluesky
ApparelCELEBRITY

# 如果世界上真的有「女巫」,伊娃葛林絕對是最美的一個:被好萊塢最性感的怪胎 Eva Green 下咒也甘願

by Coman 2024.05.20
written by Coman

過去這一週是坎城影展,不過除了各大電影首映,在紅毯上都被 Eva Green 那一頭黑長髮、深邃的綠色眼眸、和她神秘又性感的魅力和給吸引。不過大銀幕上危險瘋狂的她,私底下其實是個內向又害羞的人?

# 如果世界上真的有「女巫」,伊娃葛林絕對是最美的一個:被好萊塢最性感的怪胎 Eva Green 下咒也甘願 26
# 如果世界上真的有「女巫」,伊娃葛林絕對是最美的一個:被好萊塢最性感的怪胎 Eva Green 下咒也甘願 27
從當代維納斯到不只是性感的龐德女郎!

2002 年,年僅 22 歲的 Eva Green 憑《巴黎初體驗》中的 Isabelle 出道。三點全露的鏡頭、大膽的台詞、搭配她古典的氣質可說一鳴驚人。尤其她扮演《米洛的維納斯》說出「我無法阻止你們侵犯我,我沒有手。」 更是許多人心中影史的經典。不過當初也因為尺度被許多國家禁播,美國則是以刪減處理;她就表示「美國的街道上存在那麼多的惡意暴力,他們卻毫不在乎。不過對於『性』,他們卻很害怕,這其實蠻矛盾的。」

# 如果世界上真的有「女巫」,伊娃葛林絕對是最美的一個:被好萊塢最性感的怪胎 Eva Green 下咒也甘願 28
# 如果世界上真的有「女巫」,伊娃葛林絕對是最美的一個:被好萊塢最性感的怪胎 Eva Green 下咒也甘願 29

這個性感、神秘、大膽的形象幾乎跟著她一輩子。不論是後來的《王者天下》、《300壯士》、《萬惡城市》,或是讓她星途更上一層樓的《007:皇家夜總會》都依舊可見她獨有的魅力,然而卻又能適時隨著角色加入性感、堅毅、神秘、或是幽默睿智等等個性。

# 如果世界上真的有「女巫」,伊娃葛林絕對是最美的一個:被好萊塢最性感的怪胎 Eva Green 下咒也甘願 30
# 如果世界上真的有「女巫」,伊娃葛林絕對是最美的一個:被好萊塢最性感的怪胎 Eva Green 下咒也甘願 31
最邊緣、最害羞、卻也最有魅力的怪胎

儘管她演出的許多角色讓許多人認為她是個大膽的人,不過私底下的 Eva Green 卻不是如此。出生在法國的她從小性格孤僻內向,並對埃及 (木乃伊)、人腦、心理學有興趣,並在家中收藏大量昆蟲和動物頭顱的標本等等。因此當她看完《巫山雲》後和母親表示自己想成為一名演員,母親也擔心性格纖細又敏感的她無法勝任;然而 Eva Green 就證明了自己的能耐。

# 如果世界上真的有「女巫」,伊娃葛林絕對是最美的一個:被好萊塢最性感的怪胎 Eva Green 下咒也甘願 32

性格壓抑的她將平日無處宣洩的情緒好似戴著面具一樣投射在飾演的角色中,這也是為什麼她飾演的角色往往存在著黑暗面!然而撇除工作的 Eva Green 則回歸 I 人個性,幾乎都宅在家,「在火爐邊喝著紅酒、看書,很無聊吧?」就是她的日常。

# 如果世界上真的有「女巫」,伊娃葛林絕對是最美的一個:被好萊塢最性感的怪胎 Eva Green 下咒也甘願 33
# 如果世界上真的有「女巫」,伊娃葛林絕對是最美的一個:被好萊塢最性感的怪胎 Eva Green 下咒也甘願 34
情色片女主角,還是人們太小題大作?

儘管她對於性抱持著開放的態度,然而從《巴黎初體驗》她就能感受到滿滿的惡意。「最初拍攝時完全沒有想到後來的訪談都完全圍繞裸體之上,好像我是色情片演員。我不懂人們的大驚小怪。」不過她也並未妥協,持續演出她喜愛且認可的角色;就好比天生淺棕色長髮的她長年以神秘的深色黑髮示人,對於自己的認識與肯定絕非他人的三言兩語足以擊潰。

# 如果世界上真的有「女巫」,伊娃葛林絕對是最美的一個:被好萊塢最性感的怪胎 Eva Green 下咒也甘願 35

而她那宛如中世紀畫作中走出來的長相與氣質也同樣深受許多品牌歡迎。就好比 2007 年由家衛指導的 Dior “Midnight Poison” (藍毒) 香水、去年出鏡 Alexander McQueen FW2023 的形象照、或是和 John Galliano 多次的合作都讓人倒吸一口氣的讚嘆,彷彿她真的能夠用那綠色眼眸施法。

# 如果世界上真的有「女巫」,伊娃葛林絕對是最美的一個:被好萊塢最性感的怪胎 Eva Green 下咒也甘願 36
# 如果世界上真的有「女巫」,伊娃葛林絕對是最美的一個:被好萊塢最性感的怪胎 Eva Green 下咒也甘願 37

或許也是為什麼每一年、甚至今年坎城影展的曝光都如此令人著迷。

Photo Via : IMDb, Eva Green, Red Carpet Fashion, VOGUE, ELLE
View this post on Instagram

A post shared by 𝐋.𝐃𝐎𝐏𝐄 (@ldope)

2024.05.20 0 comments
0 FacebookTwitterLINECopy LinkThreadsBluesky
Movie

# 他的電影不用大尺度床戲,吃吉拿棒都可以有滿滿的性張力:想要演員紅,就找盧卡・格達戈尼諾 (Luca Guadagnino)

by Coman 2024.05.17
written by Coman

今年最性感的電影非《挑戰者》莫屬,不過靠的卻不是裸露的大尺度床戲,而是在網球場上來回擊出的人性、慾望、和情感的流動!《以你的名字呼喚我》、《骨肉的總和》導演 Luca Guadagnino 或許是當今最懂何謂「性感」的人 …

《挑戰者》,近年最性感的電影!

看乍看之下是一部網球電影,描繪最多的卻是慾望。不過 Zendaya 飾演的塔希 (Tashi) 的慾望在於網球場上的勝利、《王冠》的 Josh O’Connor 飾演的派屈克揮灑球拍渴望的是當年和夥伴的激情、《西城故事》的 Mike Faist 飾演的亞特則對他人的認可感到飢渴,卻逐漸喪失自身對於網球和關係的熱情。各種形式的情慾隨著一場又一場的賽事在球場上穿梭,跳躍的時間線則更強化「慾」的錯綜複雜。不過最讓人難忘的絕對還是角色之間的互動:

# 他的電影不用大尺度床戲,吃吉拿棒都可以有滿滿的性張力:想要演員紅,就找盧卡・格達戈尼諾 (Luca Guadagnino) 43
# 他的電影不用大尺度床戲,吃吉拿棒都可以有滿滿的性張力:想要演員紅,就找盧卡・格達戈尼諾 (Luca Guadagnino) 44
# 他的電影不用大尺度床戲,吃吉拿棒都可以有滿滿的性張力:想要演員紅,就找盧卡・格達戈尼諾 (Luca Guadagnino) 45

派屈克和亞特忽略塔希的激吻、倆人爭搶吉拿棒的互動、球場上的汗水、那充滿隱喻的「發球姿勢」暗號等等,賀爾蒙和化學反應一覽無遺。儘管沒有大尺度的裸露床戲,卻透過這些符號和鏡頭語言將三位主角(尤其是派屈克和亞特)的「性感」給最大化,也捧紅這兩位原先較小眾的實力派男演員。

# 他的電影不用大尺度床戲,吃吉拿棒都可以有滿滿的性張力:想要演員紅,就找盧卡・格達戈尼諾 (Luca Guadagnino) 46
# 他的電影不用大尺度床戲,吃吉拿棒都可以有滿滿的性張力:想要演員紅,就找盧卡・格達戈尼諾 (Luca Guadagnino) 47
最浪漫的愛情,怎能沒有一絲扭曲?

然而說到一手捧紅,又怎麼能忘記 Luca Guadagnino 至今最成功的選角:《以你的名字呼喚我》的 Timothee Chalamet。當年 Elio 渾然天成的演技就將年少的純情、迷茫、成長都濃縮在一個盛夏的戀曲當中。再藉由杏桃、雕塑品、襯衫短褲等等物件的隱喻,滿滿的性意味,卻不色情,而是少年的青澀和藝術感 —— 誰又能忘記最後他坐在爐火前泛著淚光的結尾呢?

甜茶和 Luca Guadagnino 的二次合作則是在《骨肉的總和》,不過這次則讓女主角 Taylor Russell 爆紅。那種「愛你,所以我要把你吃掉」的心理和她宛如小動物般脆弱的內心和外貌所形成的對比,加上導演的編排就將這種世俗認定的扭曲、破碎化為一件極為浪漫的情感。大量的遠景更讓倆人的依偎形成「世界很大卻容不下我們,但是我們擁有彼此;足矣」的氛圍 ⋯⋯

# 他的電影不用大尺度床戲,吃吉拿棒都可以有滿滿的性張力:想要演員紅,就找盧卡・格達戈尼諾 (Luca Guadagnino) 48
# 他的電影不用大尺度床戲,吃吉拿棒都可以有滿滿的性張力:想要演員紅,就找盧卡・格達戈尼諾 (Luca Guadagnino) 49
# 他的電影不用大尺度床戲,吃吉拿棒都可以有滿滿的性張力:想要演員紅,就找盧卡・格達戈尼諾 (Luca Guadagnino) 50
拍驚悚片也能美感和恐懼兼具!

褪去愛情的元素,Luca Guadagnino 在 2018 年曾經指導過恐怖片《窒息》;翻拍自 1977 年的《坐立不安》,卻拍出當代的藝術美感和議題。運用大量的紅色、肉身的支離破碎、力與美的舞蹈、和冷冽的色調講述女性的壓抑和覺醒;儘管劇情對多數人難以下嚥,視覺和聽覺 (Thom Yorke 操刀) 就已經是足以稱為邪典。

# 他的電影不用大尺度床戲,吃吉拿棒都可以有滿滿的性張力:想要演員紅,就找盧卡・格達戈尼諾 (Luca Guadagnino) 51

其獨特的美學更啟發高橋盾創作其 UNDERCOVER FW2019 的系列,將 Tilda Swinton 著紅色長洋裝的詭譎劇照直接印上一件黑色大衣!

# 他的電影不用大尺度床戲,吃吉拿棒都可以有滿滿的性張力:想要演員紅,就找盧卡・格達戈尼諾 (Luca Guadagnino) 52
# 他的電影不用大尺度床戲,吃吉拿棒都可以有滿滿的性張力:想要演員紅,就找盧卡・格達戈尼諾 (Luca Guadagnino) 53

Luca Guadagnino 說過「我只拍那些我真心喜愛、有感情的演員。我認為我對他們的這份情緒認可,有助於他們的演出和情感流露。」也正因他對於人物和人性的著迷,他絕對算是最懂得捕捉演員魅力的導演之一!

Photo Via : People, Another Magazine, IMDb, Pinterest
View this post on Instagram

A post shared by 𝐋.𝐃𝐎𝐏𝐄 (@ldope)

2024.05.17 0 comments
0 FacebookTwitterLINECopy LinkThreadsBluesky
Apparel

# 翻開日本傳奇街拍雜誌《TUNE》,才發現愛打扮的人都是窮人:怎麼現在走 Y2K 的年輕人,穿搭看起來跟以往差那麼多?

by Coman 2024.05.16
written by Coman
這張圖片的 alt 屬性值為空,它的檔案名稱為 tune-16.jpg

放眼街頭,當下的年輕人的衣著大多都走 Y2K 路線或 Balenciaga 的 Dirty Fit 髒亂風格,可是這些所謂的「Y2K 少年」衣著風格幾乎都是如出一轍的,毫無個性可言。而當你翻開日本 00年代的傳奇街拍雜誌《TUNE》後,就會發現千禧年代年輕人的衣著,不但更百花齊放、更蘊含着更多不同的次文化,狠狠地將當下所謂的「Y2K 少年」比下去。

# 翻開日本傳奇街拍雜誌《TUNE》,才發現愛打扮的人都是窮人:怎麼現在走 Y2K 的年輕人,穿搭看起來跟以往差那麼多? 59
# 翻開日本傳奇街拍雜誌《TUNE》,才發現愛打扮的人都是窮人:怎麼現在走 Y2K 的年輕人,穿搭看起來跟以往差那麼多? 60
《TUNE》雜誌是甚麼來的?

相信各位應該對於青木正一這名字感到不陌生了對吧?他就是創立街拍聖經《STREET》和《FRUiTS》的傳奇街拍攝影師,而在這兩本雜誌後,其實他還在2004年創立了《TUNE》-一本專著於拍攝原宿男孩(又或是男士)衣著造型的街拍雜誌。《TUNE》的成立其實是源於青木正一在2004年左右開始發現原宿的男孩的衣著風格開始變得不一樣,他們逐漸擺脫舊有的裏原宿風格,讓他感到十分驚喜,因此他便想出版《TUNE》雜誌,來記錄這些男孩個性十足的造型。

# 翻開日本傳奇街拍雜誌《TUNE》,才發現愛打扮的人都是窮人:怎麼現在走 Y2K 的年輕人,穿搭看起來跟以往差那麼多? 61
# 翻開日本傳奇街拍雜誌《TUNE》,才發現愛打扮的人都是窮人:怎麼現在走 Y2K 的年輕人,穿搭看起來跟以往差那麼多? 62

「當時,我發現原宿男孩的時尚造型非常具創意,因此我便開始出版《TUNE》雜誌來記錄這些場景。」—— 青木正一

# 翻開日本傳奇街拍雜誌《TUNE》,才發現愛打扮的人都是窮人:怎麼現在走 Y2K 的年輕人,穿搭看起來跟以往差那麼多? 63
《FRUiTS》與《TUNE》之間的關係

雖然是出自同一個攝影師之手,但《FRUiTS》與《TUNE》的造型還是有着明顯的分別,《FRUiTS》中所記錄的衣著造型都是色彩斑斕、耀眼奪目,彷彿匯集著全日本打扮得最自由奔放的青年。而在《TUNE》雜誌中,每一位的衣著卻是衣衫襤縷、黑黑沉沉、破破爛爛,與《FRUiTS》中光鮮亮麗的造型形成強烈對比,而這正正是青木正一要特意出版《TUNE》雜誌,來記錄這群原宿男孩的原因。

# 翻開日本傳奇街拍雜誌《TUNE》,才發現愛打扮的人都是窮人:怎麼現在走 Y2K 的年輕人,穿搭看起來跟以往差那麼多? 64
# 翻開日本傳奇街拍雜誌《TUNE》,才發現愛打扮的人都是窮人:怎麼現在走 Y2K 的年輕人,穿搭看起來跟以往差那麼多? 65
越破爛,越不羈

《TUNE》雜誌記錄下的造型,雖然色彩暗淡,但每一個人的打扮都很獨當一面-有的穿上大浪褲、有的穿上斗篷、有的則戴上闊邊帽。而若你細心這些男生身穿,發現它們「亂中有序」-講求物料、比例與剪裁,整體造型比起《FRUiTS》更成熟,而且他們身上的服裝都不全是古着,而是以古着搭配 Dior Homme by Hedi Slimane、Undercover、Number (N)ine 和 Raf Simons 之類當時的剛崛起獨立設計師並專注於青年文化的品牌。他們身上破爛不堪的服飾,看起來卻頹廢、不羈,又散發着一種叛逆的態度。

# 翻開日本傳奇街拍雜誌《TUNE》,才發現愛打扮的人都是窮人:怎麼現在走 Y2K 的年輕人,穿搭看起來跟以往差那麼多? 66
# 翻開日本傳奇街拍雜誌《TUNE》,才發現愛打扮的人都是窮人:怎麼現在走 Y2K 的年輕人,穿搭看起來跟以往差那麼多? 67

青木正一表示當時原宿男孩之所以突然會有如此的演變很大程度是因為原宿 Cat Street 的一家買手店 CANNABIS  (@cannabis_tokyo) 的誕生, CANNABIS 在當時引入了不少獨立設計師品牌,並且鼓勵人們以設計師品牌服裝與古著互相混搭,由此發展出一股原宿不容小覷的時尚新勢力。且青木正一鏡頭下的《TUNE》,曾經攝下不少知名設計師,像是 Blackmeans 的小松雄二郎和 中村晋一郎 SK8THING,他們也是在原宿中,衣著造型最有個性的一群!

# 翻開日本傳奇街拍雜誌《TUNE》,才發現愛打扮的人都是窮人:怎麼現在走 Y2K 的年輕人,穿搭看起來跟以往差那麼多? 68
# 翻開日本傳奇街拍雜誌《TUNE》,才發現愛打扮的人都是窮人:怎麼現在走 Y2K 的年輕人,穿搭看起來跟以往差那麼多? 69
衣著不只破爛,而且還很百花齊放和獨當一面!

現今的年輕人的衣著雖然表面追求Y2K風格,衣著看似也是破破爛爛,但細心一看就會發現造型和風格幾乎都是如出一轍,而且更是光鮮亮麗的!可是《TUNE》卻記錄了2000年代原宿男孩們最真實以古著搭配出來的風格,原因是在那個還是紙媒盛世的00年代裏,每個日本人都能接觸並埋首於自己真正感興趣的次文化與事物,還會到古著店探索他們真心喜歡(而不是滿足當下潮流)的古著服飾,因而建立出他們個性十足的衣著風格。

# 翻開日本傳奇街拍雜誌《TUNE》,才發現愛打扮的人都是窮人:怎麼現在走 Y2K 的年輕人,穿搭看起來跟以往差那麼多? 70
# 翻開日本傳奇街拍雜誌《TUNE》,才發現愛打扮的人都是窮人:怎麼現在走 Y2K 的年輕人,穿搭看起來跟以往差那麼多? 71

為什麼你們作為一家古著店,店舖裏也會在售賣《TUNE》雜誌?

Pat Market :《TUNE》的總編輯選擇了我們古著店來銷售以往的雜誌庫存。

# 翻開日本傳奇街拍雜誌《TUNE》,才發現愛打扮的人都是窮人:怎麼現在走 Y2K 的年輕人,穿搭看起來跟以往差那麼多? 72
# 翻開日本傳奇街拍雜誌《TUNE》,才發現愛打扮的人都是窮人:怎麼現在走 Y2K 的年輕人,穿搭看起來跟以往差那麼多? 71

在你們眼中,《Tune》雜誌裏的衣着風格有着什麼特別之處?

Pat Market:雜誌裏的衣着風格可以讓我們了解當下時尚的街頭場景,特別是《TUNE》對於男裝潮流的視覺見解對於我們一眾時尚愛好者而言非常重要。

# 翻開日本傳奇街拍雜誌《TUNE》,才發現愛打扮的人都是窮人:怎麼現在走 Y2K 的年輕人,穿搭看起來跟以往差那麼多? 72
# 翻開日本傳奇街拍雜誌《TUNE》,才發現愛打扮的人都是窮人:怎麼現在走 Y2K 的年輕人,穿搭看起來跟以往差那麼多? 71

你們覺得《Tune》雜誌裏的造型反映着怎麼樣的日本男裝風格?

Pat Market:這意味着開始採用時尚流行元素的人越來越多,混合了各種時尚元素風格的日本人也越來越多。

# 翻開日本傳奇街拍雜誌《TUNE》,才發現愛打扮的人都是窮人:怎麼現在走 Y2K 的年輕人,穿搭看起來跟以往差那麼多? 72
# 翻開日本傳奇街拍雜誌《TUNE》,才發現愛打扮的人都是窮人:怎麼現在走 Y2K 的年輕人,穿搭看起來跟以往差那麼多? 77
# 翻開日本傳奇街拍雜誌《TUNE》,才發現愛打扮的人都是窮人:怎麼現在走 Y2K 的年輕人,穿搭看起來跟以往差那麼多? 78

不論在《FRUiTS》還是《TUNE》雜誌中,都呈現出日本年輕人獨一無二的時尚風貌,他們的造型看起來「很窮」,只是因為他們打扮到都不是在炫耀身上衣着的價值,而是在展現自己獨一無二的個性,令時尚在當地轉化成一種自我表現的方式,衣服搭配彷彿變成了一種遊戲和讓他們塑造個性的手法,使得時尚與創意劃上等號,變得有趣起來,也沒有一股讓人厭惡的銅臭味。然而,可惜的是,在 2015年,青木正一停止出版《TUNE》,原因是他認為原宿沒有讓他眼前一亮的時尚出現。近年青木正一帶着《FRUiTS》回歸大眾眼前,但我們更期待他會再次復刊《TUNE》,為我們展現日本青年最帥氣、且最真實的一面。

Photo Via : TUNE, FRUiTS, Amazon, DAZED, provoke418 (Instagram), Pinterest | editor: Stephen Cheng
View this post on Instagram

A post shared by 𝐋.𝐃𝐎𝐏𝐄 (@ldope)

2024.05.16 0 comments
0 FacebookTwitterLINECopy LinkThreadsBluesky
Music

# 艾薇兒換上當年的經典造型,直接把我們帶回 2002 年:每個人心中都有一首艾薇兒,難怪精選輯放不下?

by Coman 2024.05.14
written by Coman

艾薇兒 (Avril Lavigne) 再次穿上當年 “Complicated” 的白色背心 + 黑領帶造型,儘管過了 22 年依舊不過時;也讓人再次回憶起她的經典。果然,她就宣佈推出精選輯《Greatest Hits》以及巡迴演唱會;不過只有 20 首歌完全超多遺珠呀 ⋯⋯

# 艾薇兒換上當年的經典造型,直接把我們帶回 2002 年:每個人心中都有一首艾薇兒,難怪精選輯放不下? 84
# 艾薇兒換上當年的經典造型,直接把我們帶回 2002 年:每個人心中都有一首艾薇兒,難怪精選輯放不下? 85
當年的白背心+領帶,完全不過時!

艾薇兒 17 歲推出的出道單曲 “Complicated” 大快人心地唱著「You try to be cool / You look like a fool to me」絕對是許多人心中的分手神曲。在 mv 中她彈著吉他、一頭淺棕色長髮、白背心加黑色領帶的長褲造型則成為許多人穿搭的模板。畢竟在千禧年初小甜甜布蘭妮和 Christina Aguilera 等等性感的形象稱霸樂壇的年代,她個性、中性的打扮就給了許多少女一個新的可能。

「我拒絕拍攝許多華麗、性感的宣傳手法,因為那並不是真正的我。」如此做自己、忠於自我形象的堅持就吸引了一眾愛好者。更不用說隨後推出的 “Sk8er Boi” 或染成金髮、加入粉紅色元素卻依舊不失個性的 “Girlfriend” 時期。

# 艾薇兒換上當年的經典造型,直接把我們帶回 2002 年:每個人心中都有一首艾薇兒,難怪精選輯放不下? 86
經典太多,精選輯放不下?

說到艾薇兒,每個人心中肯定的有自己的一首神曲!就連收錄曲像是 “Innocence”、”Let Me Go” 也都各自有擁護者。因此,本次精選輯收錄的 20 首歌曲當中就有許多粉絲心目中的遺珠!像是當年的大熱單曲 “Wish You Were Here”、“Hot”、以及 “Everybody Hurts” 都不在曲目表中,只能留待我們各自回味了。

隨之宣佈的《Greatest Hits》巡迴演唱會則宛如泰勒絲的《The Eras Tour》一樣,將會獻唱每一個時期的經典歌曲。雖然目前只有公佈歐美的場次,不過依舊讓人非常期待是否會再來台灣 (當年因為疫情取消的要還回來吧)!

# 艾薇兒換上當年的經典造型,直接把我們帶回 2002 年:每個人心中都有一首艾薇兒,難怪精選輯放不下? 87
# 艾薇兒換上當年的經典造型,直接把我們帶回 2002 年:每個人心中都有一首艾薇兒,難怪精選輯放不下? 88
抱歉,但是她真的「不是龐克」

其實關於艾薇兒一直以來都存在許多故事和爭議,更不用提那著名的「替身陰謀論」實在讓人啼笑皆非。不過有一項誤解她多次提到,卻往往被忽略;那就是她和「龐克」的關係。因為她的造型和流行龐克 (pop-punk) 的曲風,就讓人將她和龐克文化混為一談,並貼上「叛逆少女」的標籤。當然她承認自己的音樂多少受到 Blink182 和 Nirvana 等等影響,不過早在 20 年前她就說過「我被貼上『憤怒、反叛、龐克』等等標籤,但其實我一項都不符合,而且非常害羞。」

# 艾薇兒換上當年的經典造型,直接把我們帶回 2002 年:每個人心中都有一首艾薇兒,難怪精選輯放不下? 89

相對地,當年 17 歲橫空出世、穿著寬鬆、唱著流行龐克的曲風和灑脫的歌詞,替許多女歌手開創了先例。像是近年大紅的 Olivia Rodrigo、怪奇比莉都曾經在訪談中提到艾薇兒對她們的影響。你最喜歡艾薇兒的哪一首歌呢?留言告訴我們吧!

Photo Via : @avrillavigne , Billboard, V, People, YouTube
View this post on Instagram

A post shared by 𝐋.𝐃𝐎𝐏𝐄 (@ldope)

2024.05.14 0 comments
0 FacebookTwitterLINECopy LinkThreadsBluesky
Apparel

# 其實他才是 Met Gala 的主角,不過卻沒有人敢直接承認:傳奇設計師 John Galliano 的大起與大落!

by Coman 2024.05.10
written by Coman

今年的 Met Gala 或許被 Zendaya、Tlya、或是 Lana Del Rey 洗版,不過若你足夠敏銳你會發現在《時間花園》的主題之下藏著另一個主角,那就是 Maison Margiela 創意總監 John Galliano。甚至有傳這一次的主題原本是以他為主,然而卻因為過去的爭議事件被阻止了。今天就來看看這位傳奇設計師的故事。

# 其實他才是 Met Gala 的主角,不過卻沒有人敢直接承認:傳奇設計師 John Galliano 的大起與大落! 95
# 其實他才是 Met Gala 的主角,不過卻沒有人敢直接承認:傳奇設計師 John Galliano 的大起與大落! 96
今年 Met Gala 的大贏家其實是他!

會說 John Galliano 是本屆 Met Gala 的隱藏主角是因為從聯合主席 Zendaya、Bad Bunny,到流量保證的金卡黛珊、Ariana Grande 等等也都是身穿 John Galliano 的設計。此外,Zendaya 的第一套訂製款致敬他 1999 年的設計,另一套則是直接穿上他 Givenchy SS1996 的作品!再加上其年初 Maison Margiela 高訂秀的好評,種種都印證了「原先主題是 John Galliano」的傳聞。

# 其實他才是 Met Gala 的主角,不過卻沒有人敢直接承認:傳奇設計師 John Galliano 的大起與大落! 97
# 其實他才是 Met Gala 的主角,不過卻沒有人敢直接承認:傳奇設計師 John Galliano 的大起與大落! 98
# 其實他才是 Met Gala 的主角,不過卻沒有人敢直接承認:傳奇設計師 John Galliano 的大起與大落! 99
不瘋魔不成活的時裝秀王者!

John Galliano 被譽為當代最偉大的設計師絕非說說。他在中央聖馬丁的畢製《Les Incroyables》被英國百貨 Browns 買下全系列、35 歲被 LVMH 相中加入 Givenchy 和 Dior,成為史上首位執掌法國高訂品牌的英國設計師。他兼具工藝、剪裁、面料、又不忘戲劇性,完美演繹了時尚的無限可能;日本藝妓、埃及豔后、巴黎遊民、或是符合本屆 Met Gala 主題的花仙子都走上伸展台。然而他又能平衡商業,設計出經典的馬鞍包、讓品牌業績翻了 4 倍 —— 絕對是百年能得一見的天才。

# 其實他才是 Met Gala 的主角,不過卻沒有人敢直接承認:傳奇設計師 John Galliano 的大起與大落! 100
# 其實他才是 Met Gala 的主角,不過卻沒有人敢直接承認:傳奇設計師 John Galliano 的大起與大落! 101
# 其實他才是 Met Gala 的主角,不過卻沒有人敢直接承認:傳奇設計師 John Galliano 的大起與大落! 102
這張圖片的 alt 屬性值為空,它的檔案名稱為 john-nnnnnnn.jpeg
當代第一個「被取消」的爭議人物?

2011 年,網路上卻流出一段他在巴黎街頭酒後起口角、高喊「我愛希特勒」「你家人應該被毒氣殺死」等等歧視言論的影片,一舉將其拉下神壇。不只 Dior 和他切割、被執法單位判處有罪、消失兩年,也被認為是近年盛行「取消文化」的早期案例。

不過有別於如今一出事,親朋好友都切割,當年事發之後他身邊的親信都出來替他說話表示「那不是我們認識的他。」稱他只是被藥物、酒精、和壓力壓垮了;而他也在去年推出的紀錄片《High & Low : John Galliano》中談到這個黑暗的過去。

現在的高級時裝終究不能沒有他!

針對那段過去他也說了「有些人原諒我、有些人則永遠不會,我都明白。但是如今的我正面且快樂地創作著。」從他年初那充滿戲劇張力的高訂秀,乃至如今的 Met Gala 復刻或訂製的服裝都可略知一二。也難怪人們稱「沒有 John Galliano 的時尚圈乏味枯燥。」—— 畢竟在他和 McQueen 之外,似乎沒有人能再在戲劇和時尚當中找到完美的平衡;不過份高攀不起、也不過份譁眾取寵。

# 其實他才是 Met Gala 的主角,不過卻沒有人敢直接承認:傳奇設計師 John Galliano 的大起與大落! 103
# 其實他才是 Met Gala 的主角,不過卻沒有人敢直接承認:傳奇設計師 John Galliano 的大起與大落! 104
# 其實他才是 Met Gala 的主角,不過卻沒有人敢直接承認:傳奇設計師 John Galliano 的大起與大落! 105

不過就像他在訪談中說的「我不奢望人們的原諒,只求人們的諒解。」這個諒解是知曉他的改變、理解他的懊悔、和相信曾經最黑暗的人是真的能夠重現美好與光明。不過誠如紀錄片沒有把話說死,原諒與否大家心中自有定奪 —— 也就像那長久以來的疑問,作品和作者的私人生活分開嗎?歡迎留言分享你的看法!

Photo Via : DAZED, AnOther, MUBI, The Cut, VOGUE, John Galliano, Pinterest
View this post on Instagram

A post shared by 𝐋.𝐃𝐎𝐏𝐄 (@ldope)

2024.05.10 0 comments
0 FacebookTwitterLINECopy LinkThreadsBluesky
Apparel

# 她是 Martin Margiela 的前女友,也是因為他而決意離開時裝界:安特衛普六君子中被喻為最難捉摸的設計師 Marina Yee

by Coman 2024.05.09
written by Coman

儘管 Martin Margiela 本尊已經隱退多年,但他在時裝界的影響力依然縈繞不滅。不論你有沒有修讀時裝設計,都大概會對於 Martin Margiela(而非 John Galliano 的 Maison Margiela)當年天馬行空的解構主義作品所震撼!而有趣的是,當年 Martin Margiela 其實曾經也有一位名叫 Marina Yee 的女朋友,她不僅也是一位時裝設計師,而且更是在80年代初崛起的安特衛普六君子(The Antwerp Six)的成員之一!

# 她是 Martin Margiela 的前女友,也是因為他而決意離開時裝界:安特衛普六君子中被喻為最難捉摸的設計師 Marina Yee 111
Marina Yee 是位具有中國血統的設計師?

Marina Yee ,當你第一眼看到這個名字時,是不是有一點「中國意味」?其實 Marina Yee 是一位具有中國血統的比利時人,她於 1958 年出生於安特衛普,並於 1981 年畢業於安特衛普時尚學院。畢業後,她與 Walter Van Beirendonck、Dries van Noten、Ann Demeulemeester、Dirk Van Saene 和 Dirk Bikkembergs 一起組成安特衛普六君子(The Antwerp Six),並在歐洲時裝界掀起了一場革命。

# 她是 Martin Margiela 的前女友,也是因為他而決意離開時裝界:安特衛普六君子中被喻為最難捉摸的設計師 Marina Yee 112
# 她是 Martin Margiela 的前女友,也是因為他而決意離開時裝界:安特衛普六君子中被喻為最難捉摸的設計師 Marina Yee 113

雖然 Marina Yee 因此而聲名大噪,但她低調的性格令她成為了六君子成員中,曝光率最低,而且更是最被人低估的一位。

# 她是 Martin Margiela 的前女友,也是因為他而決意離開時裝界:安特衛普六君子中被喻為最難捉摸的設計師 Marina Yee 114
# 她是 Martin Margiela 的前女友,也是因為他而決意離開時裝界:安特衛普六君子中被喻為最難捉摸的設計師 Marina Yee 115
Marina Yee 與 Martin Margiela 曾經有一段情?

各位 Martin Margiela 的粉絲大概都知道 Martin 本尊多年來只有一位公開的女友,而她就是 Marina Yee。根據 Marina Yee 在訪問中表示, 她與 Martin Margiela 兩人小時候相識於藝術學校,出於某種原因兩人總是在待一起,久而久之兩人便日久生情成為情侶。

# 她是 Martin Margiela 的前女友,也是因為他而決意離開時裝界:安特衛普六君子中被喻為最難捉摸的設計師 Marina Yee 116

而 Marina Yee 和 Martin Margiela 在設計上也則明顯的相似之處-兩人也同樣喜歡到跳蚤市場尋找古著服飾,然後通過他們的巧手解構重塑這些古著服飾。雖然 Martin Margiela 是人所皆知的解構大師,但 Marina Yee 的解構主義作品不但不亞於 Martin Margiela,而且多了一份代表著女性主義的氣質。

# 她是 Martin Margiela 的前女友,也是因為他而決意離開時裝界:安特衛普六君子中被喻為最難捉摸的設計師 Marina Yee 117
# 她是 Martin Margiela 的前女友,也是因為他而決意離開時裝界:安特衛普六君子中被喻為最難捉摸的設計師 Marina Yee 118
她是因為 Martin Margiela 而黯然退出時裝界?

Marina Yee 僅僅出道數年便急流勇退,她在訪問中坦言當年退出時裝界與 Martin Margiela 有著很大的關係,眼見才華滿溢的 Martin Margiela ,Marina Yee 自覺在不同方面也受到影響,而且也感到有點迷失,因此她當時決意離開時裝界,離開一切與 Martin Margiela 有關的事物。

# 她是 Martin Margiela 的前女友,也是因為他而決意離開時裝界:安特衛普六君子中被喻為最難捉摸的設計師 Marina Yee 119
# 她是 Martin Margiela 的前女友,也是因為他而決意離開時裝界:安特衛普六君子中被喻為最難捉摸的設計師 Marina Yee 120

而另一方面,Marina Yee 也對當時時裝界的商業操作感到無所適從,她在設計時經常表示要保持「自由」,僅記着你的特殊和獨特性,由此我們可以感受到為一名獨立設計師的她對於商業市場一份的不妥協,而這正正是一位獨立設計師應該具備的條件!

# 她是 Martin Margiela 的前女友,也是因為他而決意離開時裝界:安特衛普六君子中被喻為最難捉摸的設計師 Marina Yee 121
Marina Yee 的設計有何吸引力?

作為安特衛普六君子成員之一,Marina Yee 的設計的實力固然不可忽視。她手下的時裝設計作品尤其著重細節,她喜歡以有質感的天然材料來設計衣服,並且她非常擅長以概念性而帶點陰柔的手法來解構重組服飾。而不得不提的是, Marina Yee 手下最標誌性的設計就是那些外套和大衣-她以經典外套的版型作為藍本,並且微妙地透過 Origami (手摺)以及手工縫製手法重塑外套的外形,升級改造這些經典服飾之餘,亦為它們賦予一份現代感。

# 她是 Martin Margiela 的前女友,也是因為他而決意離開時裝界:安特衛普六君子中被喻為最難捉摸的設計師 Marina Yee 122
# 她是 Martin Margiela 的前女友,也是因為他而決意離開時裝界:安特衛普六君子中被喻為最難捉摸的設計師 Marina Yee 123
多年後再度回歸時裝界,卻沒有讓人失望!

在 2018年, Marina Yee 再次回歸時裝界,並且與日本一家古著店 LAILA TOKIO 合作發布了一個代表她本人的系列-此系列也是 Marina Yee 在跳蚤市場和二手商店中就到服飾後再次重新改組造的,系列囊括了一系列Oversize、無結構的外套、手工染色的背心和拼接單品,藉此傳達出 Marina Yee 對於解構重塑以及永續發展的訊息。而同一時間,此服飾系列不論概念還是手工都讓不少日本人看到實物後感到大為驚訝,自此,不少日本買手店也紛紛引入 Marina Yee 的服飾,令其手下服飾的銷售點開始遍佈日本全國。

# 她是 Martin Margiela 的前女友,也是因為他而決意離開時裝界:安特衛普六君子中被喻為最難捉摸的設計師 Marina Yee 124
這次她的回歸,就是想人們再次欣賞「慢時尚」

屈指一算,安特衛普六君子震撼歐洲時尚界已經差不多是 40 年時的事,當成員們紛紛退下來時,可是已年屆六十而且更是一孩之母的的 Marina Yee 卻反其道而行重返時裝界。這次 Marina Yee 的回歸,並不是為了賺錢,而是希望透過她的作品讓人再次欣賞服裝的細節,以及慢時尚之美。而慶幸的是,多年來退隱江湖的她並沒有受到時裝界無情的洗禮而受影響,透過她的作品,我們仍然可以感受到她對於設計的那一份熱誠和初心。

# 她是 Martin Margiela 的前女友,也是因為他而決意離開時裝界:安特衛普六君子中被喻為最難捉摸的設計師 Marina Yee 125
# 她是 Martin Margiela 的前女友,也是因為他而決意離開時裝界:安特衛普六君子中被喻為最難捉摸的設計師 Marina Yee 126
Photo Via : Marina Yee, Wonderful Design, DAZED, Amanoajk, LAILA TOKYO, The New York Times, Pinterest
View this post on Instagram

A post shared by 𝐋.𝐃𝐎𝐏𝐄 (@ldope)

2024.05.09 0 comments
0 FacebookTwitterLINECopy LinkThreadsBluesky
Newer Posts
Older Posts

Facebook

Facebook
  • Facebook
  • Twitter
  • Instagram
  • Youtube
  • Email

Copyright © 2025 L.DOPE Web Media. All rights reserved.
主機由 WantEasy 維護提供.

L.DOPE
  • NEWS
    • 1
      • FASHION / 流行
      • Apparel / 時裝
      • Mobile / 手機
      • Cosmetic / 美妝
      • Beauty / 正妹
      • Style / 風格
      • Watch / 鐘錶
      • Eyewear / 眼鏡
      • Accessary / 飾品
      • Shoes / 鞋子
      • Bags / 包袋
    • 2
      • POP
      • Sexy / 性感
      • Toy / 玩具
      • Sport / 運動
      • Game / 遊戲
      • Food / 美食
      • Book / 書本
      • Photo / 照片
      • Music / 音樂
      • Movie / 電影
    • 3
      • DESIGN / 設計
      • Web / 網站
      • Typography / 字體
      • Trans / 運輸工具
      • Tech / 科技
      • Art / 藝術
      • Build / 建築
      • Interior / 商業及空間設計
      • Graphic / 塗鴉
    • 4
      • CULTURE / 文化
      • EVENT / 活動
  • COLUMN
  • OPINION
  • FEATURE
  • ABOUT 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