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篇文不是想引戰!點出這些我們發現的現象除了希望能夠改善各位讀者平日在看各大媒體以及 KOL 的閱文習慣以外,也期許在這個社群發達的年代無論是自產內容或者品牌業配都可以對得起粉絲的同時也對得起自己。就像經營事業,經營自己 (的社群) 也有許多不同的方式。不過在趨勢的影響下卻可以看到同質化的現象。今天我們整理了三個常見的「經營手法」並請來三位業界人士一同探究這些現象是否是帳號活躍的關鍵;若不是,那什麼才是呢?
第一點:熱款球鞋不是必須;風格才是!
球鞋市場如今儼然是一種身份地位的象徵,除了品味與錢財更是人脈與流量的好來源;好好地善用 hashtag 甚至有機會登上各種「球鞋帥哥、正妹」的整理文(你們有興趣看嗎,我們是沒有想要做啦)。如今最紅的無非是 Nike x Sacai,而回顧過去誰不是人手一雙 Speed Trainer?不過穿上這些鞋子就真的有效嗎?就拿 Vaporwaffle 來說,上週 L.DOPE 帳號的投票比高達 8 成的人就認為這雙鞋其實並沒有帶來正面的效果;或許人們更願意追隨的是某種魅力與特質,而不是商品本身。
第二點:提防盜版家飾更具說服力!
防不勝防,相信大部分人不論購買任何商品都不願意買到盜版;不過猖獗的世代之下許多時候只是吸收到的資訊不夠所導致的。就像許多網紅都喜歡在家中擺放一張我們之前介紹過的 Plia Chair 卻不知買得到其實是盜版 — 而這樣的行為或許讓當事人在內行人的眼中的說服力降低;下次看到這樣的情況或許可以善意的提醒他們噢!
第三點:說好的 Before After 其實是 PS!?
接業配在當今世代是必然,畢竟那也是賴以為生的工具;不過有許多網紅明明接了需要使用一週或以上的護膚產品業配,卻只用短短幾分鐘的時間拍了兩三張照片再使用 PS 把其中一張的亮度和平滑調高,就聲稱是所謂的 Before After?這種賺錢的手法似乎在某種程度上欺騙了喜愛他們的粉絲,也讓人對於其他內容的真實度降低。
前面提到的幾個現象你們是否也有感受到呢?其實今天提出這些現象除了呼籲粉絲不要盲目的支持以外,也希望大家不要只會當個鍵盤魔人做出批判;而是能彼此提醒。那麼業界人士又是怎麼想的呢?今天我們請到時尚編輯的真心話、KOL 傅昱、以及王二針對文章的內容、自身的觀察和經驗做分享,一起來看看他們怎麼說吧!
除了前面提到的三個現象以外你們還有觀察到哪些呢?看完今天的分享又有什麼看法呢?總結今天三位受訪者的回答或許真真實實的做自己才是面對這樣快速變動的世界最好的方式。
Photo Via: Instagram, Joan Cornellà, Vogue, Pintere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