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世代就只能不斷看著所有的經典創造奇蹟,然後解散?
「我們不是故意要裝成機器人的。那要從1999年9月9日早上9時9分開始說起。當時我們正在做音樂,但突然爆炸了。當我們醒來後,我們發現我們已經變成機器人了。」
法國電音團體Daft Punk以其視覺和音樂製作聞名,經典作品像是1997年的首張專輯《家庭作業》(Homework),集結了House、Acid House、Techno和Electro的綜合風格,並且成為90年代最具影響力的舞曲專輯之一,其中的單曲《Around The World》即便只有一句歌詞,卻也以層次旋律和影像內容,獲得葛萊美獎的提名。
隨後在2001年發行專輯《Discovery》,其中包含《One More Time》、《Digital Love》和《Harder,Better,Faster,Stronger》等膾炙人口的單曲,整張專輯融合70、80年代的元素,創造出Daft Punk的法式電音風格,不僅貫穿往後的流行音樂文化,更影響了音樂、影像和時尚潮流圈的發展。
早在2003年就與松本零士製作電影
Daft Punk早在2003年便邀請日本知名動畫大師 松本零士 製作電影《銀河生死戀5555》(Interstella 5555: The 5tory of the 5ecret 5tar 5ystem),而後便從中獨立製作出《Discovery》專輯中的單曲MV;這段期間由設計師Tony Gardner和Alterian公司所設計的「機器人造型」,也成為Daft Punk日後標誌性的代表。
跨足影視、時尚圈,LV和迪士尼的音樂也是他們做的?
在Louis Vuitton 2008年春夏時裝秀中,一連串歌單便是由Daft Punk操刀製作,其中包括《Human After All》、《Da Funk》、《Touch It》,以及Kanye West的取樣單曲《Stronger》等都成為LV的當季秀歌,可見其音樂的影像力,堪稱經典。
而2010年,迪士尼動畫電影《創:光速戰記》(Tron: Legacy)也找來Daft Punk量身製作配樂,充滿未來科幻的背景與Daft Punk的根本元素相同,也是傻瓜龐克的音樂走向更大眾化的時期。
最後一張專輯再創高峰
Daft Punk在2013年發行的最後一張專輯《Random Access Memories》再度引爆全球,為他們帶來第56屆葛萊美獎的五座獎項,其中與Pharrell Williams合作的單曲《Get Lucky》更贏得「最佳流行組合團體」及「最佳年度製作」。Daft Punk隨後也與不同流派跨刀合作,亦是不少新一代音樂製作人崇拜的對象。
蒙面音樂人鼻祖,最具代表性的先鋒
Daft Punk在成立之前曾經組過三人音樂團體Darlin’,並在第一場處女秀時被英國媒體《Melody Maker》負面評論為:”daft punky thrash”,而這也成為傻瓜龐克的命名由來。或許連他們自己都沒想過,Daft Punk會成為推動法國新浪潮的先驅團體,並為音樂圈帶來眾多無可取代的經典作品。
與世俗不同的是Daft Punk就算不露臉也能夠舉世聞名,仿佛在告訴這個世代的我們:「不用好好經營你自己,而是專心做好你想做的事情。」,就如他們曾在訪談中提及:「我們不需要在街上被認出來,音樂就是我們最可以貢獻的東西。」
然而2021年2月,Daft Punk在YouTube釋出一部八分鐘、無對白的影片《Epilogue》,片中Thomas Bangalter和Guy-Manuel de Homem-Christo緩緩走向荒野,最後在爆炸中正式宣布解散,結束28年的音樂職涯。
在這個各行各業都要你拋頭露臉?經營自己?的年代,Daft Punk選擇用這樣的方式說再見,才剛解散我們已經懷念。
Photo Credit / Daft Punk、Medium、Craig McDean、JAMESMMCARD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