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 Denis Villeneuve 版本的《沙丘》讓觀眾見證了壯闊又奇幻的史詩世界,不過你知道 70 年代的時候有一部胎死腹中的暗黑版本嗎?雖然未能成真,我們卻能從 H.R. Giger 的草圖一窺可能的面貌 ⋯⋯ 這樣的《沙丘》你敢看嗎?
差點就會有史上最壯觀的《沙丘》?
1974 年,已經靠著《鼴鼠》和《聖山》兩部相當實驗性的電影在影壇成名的 Alejandro Jodorowsky 則將念頭動到了《沙丘》這本書上,並期許打造「集藝術、電影、攝影領域的神級之作」。他找來一眾藝術家創作這龐大又奇幻的世界觀,其中包含達利 (Salvador Dalí) 飾演的銀河大帝、藝術家 Jean Giraud 繪製的分鏡、以及找來 Pink Floyd 製作的配樂。然而,真正讓人興奮不已的絕對是瑞士藝術家 H.R. Giger 替反派「哈肯能」家族設計的暗黑宇宙。
當《沙丘》遇上《異形》!
1975 年,擅長創作恐怖生物、生化藝術的 H.R. Giger 正式開始了《沙丘》的場景和概念設計。他有清晰的世界觀,「由尖銳的骨頭和大量的排泄物組成,並慢慢崩塌為塵土」,並瀰漫剝削、侵略、和殘暴的氛圍。這些元素貫徹他的草圖,從大型場景小至哈肯能男爵的椅子,也包括那個讓人不寒而慄、有著一顆頭顱的堡壘頂端;當然也少不了代表性的「沙蟲」。
如果你覺得這些畫風非常熟悉那就對了。因為 H.R. Giger 正是 1979 年《異形》的靈魂人物!他所繪製的《Necronom IV》(死靈 IV) 就是異形這一外星生物的原型;骸骨、臟器、機械的結合也是他最大的特色之一。
所以為什麼最後沒有上映?
望向 H.R. Giger 的創作可以想見在半個世紀以前要打造出這樣的作品在預算上面肯定不低,更不用說他對這些暗黑建築物的想像需要仰賴大量的機關和特效 (像是堡壘的頭顱可以上下移動、變形)。 然而追根究底,鬼才導演 Alejandro Jodorowsky 的野心和或許才是主因。因為在好萊塢希望片長不超過兩小時的年代,他卻堅持 12 小時的作品才有辦法講好故事;想當然,敢投資這部「曠世之作」的人了了無幾,最終在缺少 500 萬美金的預算之下正式胎死腹中。
未完成的作品卻永遠影響了世界!
然而,當年將大量的草圖和設定集寄出的這個版本的《沙丘》的影響力並未因此消散,除了前面提到的《異形》,包含《星際大戰》、《魔鬼終結者》、《第五元素》等等作品都被認為受其影響。這個未完成的傳奇電影的故事更在 2013 年被拍成紀錄片《曠世奇片之死》,從草創、期待、困難、到最終對產業的震撼都有其討論,也不免讓人好奇若當年這部 12 小時的史詩巨作成真,如今在影史的地位又會是如何呢?
畢竟⋯⋯當 H.R. Giger 後來得知大衛林區將會接手執導後來 1984 年的《沙丘魔堡》時,他曾經將自己的作品發給他並期望合作,卻有傳因為風格和《異形》太過類似被拒絕了。如今看來也不盡然是一件壞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