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DOPE
  • NEWS
    • 1
      • FASHION / 流行
      • Apparel / 時裝
      • Mobile / 手機
      • Cosmetic / 美妝
      • Beauty / 正妹
      • Style / 風格
      • Watch / 鐘錶
      • Eyewear / 眼鏡
      • Accessary / 飾品
      • Shoes / 鞋子
      • Bags / 包袋
    • 2
      • POP
      • Sexy / 性感
      • Toy / 玩具
      • Sport / 運動
      • Game / 遊戲
      • Food / 美食
      • Book / 書本
      • Photo / 照片
      • Music / 音樂
      • Movie / 電影
    • 3
      • DESIGN / 設計
      • Web / 網站
      • Typography / 字體
      • Trans / 運輸工具
      • Tech / 科技
      • Art / 藝術
      • Build / 建築
      • Interior / 商業及空間設計
      • Graphic / 塗鴉
    • 4
      • CULTURE / 文化
      • EVENT / 活動
  • COLUMN
  • OPINION
  • FEATURE
  • ABOUT US
CELEBRITY

# 如果要拍《巴黎女子圖鑑》的話,來自英國的他會是完美的選擇:愛馬仕的靈感繆思,將時尚與電影明星劃上等號的 Jane Birkin

by Coman 2022.10.17
written by Coman

Jane Birkin 對於時尚界來說,是愛馬仕鉑金包 (Birkin Bag) 和無數法國女性的靈感繆思;對於音樂界來說,和法國音樂教父 Serge Gainsbourg 之間譜出的歌曲慵懶又感性;而對於電影界來說,卻又是前衛大膽不避諱禁忌的專業演員。如果要拍一部《巴黎女子圖鑑》,來自英國卻深耕巴黎的他絕對是完美的選擇。

# 如果要拍《巴黎女子圖鑑》的話,來自英國的他會是完美的選擇:愛馬仕的靈感繆思,將時尚與電影明星劃上等號的 Jane Birkin 6
不會說法文,卻從倫敦到巴黎演了女主角?

出生於倫敦的 Jane Birkin 在 60 年代參演了電影《春光乍現》(Blow-Up, 1966) 。雖然只是配角,卻憑藉出眾的外表和大尺度的畫面走紅,也埋下他兩年後前往法國以女主角之姿拍攝電影《Slogan》的種子;雖然當時的他一句法文都不會說。要知道當時的倫敦正值披頭四、大衛鮑伊風靡全球的全盛時期,貿然地離開絕對是一場賭博;但接下來的星途更是精彩。

# 如果要拍《巴黎女子圖鑑》的話,來自英國的他會是完美的選擇:愛馬仕的靈感繆思,將時尚與電影明星劃上等號的 Jane Birkin 7
《Blow-Up》
# 如果要拍《巴黎女子圖鑑》的話,來自英國的他會是完美的選擇:愛馬仕的靈感繆思,將時尚與電影明星劃上等號的 Jane Birkin 8
《Slogan》
被禁播的定情曲?法國最「惡名昭彰」的情侶!

Jane Birkin 拍攝《Slogan》時結識了 Serge Gainsbourg。他浪漫又放蕩的魅力和音樂才華很快地吸引了年僅 22 歲的她,而她青澀性感的模樣與嗓音也同樣誘惑著他。隔年,兩人以一首《Je t’aime… moi non plus》的合唱公開戀情。露骨且充滿性暗示的歌詞搭配嬌喘的唱腔雖然讓它在歐洲各國被禁播,但 Jane Birkin 依舊認為這是「最美的法文歌之一」。

時髦往往誕生在最不刻意的時刻!

就像愛馬仕的鉑金包其實是 Jane Birkin 隨口和當時愛馬仕執行長提及「找不到能夠容納女兒奶瓶的包包」後誕生的經典,他的穿搭也是如此隨性瀟灑。平日最常以白色襯衫和牛仔褲或是簡約的洋裝示人,從容卻充滿魅力,直到今日依舊充滿代表性。其中一件黑色短洋裝當年在閃光燈下意外曝光,她也風趣地表示「我不知道它這麼透膚,不然我連內褲都不會穿」。

# 如果要拍《巴黎女子圖鑑》的話,來自英國的他會是完美的選擇:愛馬仕的靈感繆思,將時尚與電影明星劃上等號的 Jane Birkin 9
# 如果要拍《巴黎女子圖鑑》的話,來自英國的他會是完美的選擇:愛馬仕的靈感繆思,將時尚與電影明星劃上等號的 Jane Birkin 10
# 如果要拍《巴黎女子圖鑑》的話,來自英國的他會是完美的選擇:愛馬仕的靈感繆思,將時尚與電影明星劃上等號的 Jane Birkin 11
# 如果要拍《巴黎女子圖鑑》的話,來自英國的他會是完美的選擇:愛馬仕的靈感繆思,將時尚與電影明星劃上等號的 Jane Birkin 12
# 如果要拍《巴黎女子圖鑑》的話,來自英國的他會是完美的選擇:愛馬仕的靈感繆思,將時尚與電影明星劃上等號的 Jane Birkin 13
# 如果要拍《巴黎女子圖鑑》的話,來自英國的他會是完美的選擇:愛馬仕的靈感繆思,將時尚與電影明星劃上等號的 Jane Birkin 14
所以 Jane Birkin 到底有幾個 Birkin Bag?

作為愛馬仕最知名的鉑金包的靈感,其實 Jane Birkin 自 1984 年包袋誕生以來只擁有五、六個鉑金包;一次只用一個並且壞了才換,在如今網紅名人總拿鉑金包炫耀的年代顯得格外純粹。當年甚至將自己的鉑金包拍賣約 500 萬台幣以援助日本 311 地震,自己則以 300 元的竹編包上街。對她來說,風格、舒適遠、和功能才是真正的價值,而不是帳面上的數字。

# 如果要拍《巴黎女子圖鑑》的話,來自英國的他會是完美的選擇:愛馬仕的靈感繆思,將時尚與電影明星劃上等號的 Jane Birkin 15
# 如果要拍《巴黎女子圖鑑》的話,來自英國的他會是完美的選擇:愛馬仕的靈感繆思,將時尚與電影明星劃上等號的 Jane Birkin 16

關於 Jane Birkin 還有太多值得分享的故事,光是她和 Serge Gainsbourg 之間 10 幾年的感情就能再分享一篇;更不用提她的女兒 Charlotte Gainsbourg 和 Lou Doillon。此外,在 Gucci SS19 時裝秀獻唱、今年和 A.P.C. 推出聯名系列也都證明了,今年 75 歲的他依舊是時尚界最具影響力的人;雖然她可能毫不在意。

Photo Via : Vogue, IMDb, Jane Birkin, Pinterest
2022.10.17 0 comments
0 FacebookTwitterLINECopy LinkThreadsBluesky
Music

# 給他一個杯子和一個湯匙,五分鐘就能變出一首歌:在 Charlie Puth 手裡的東西都變成音樂!

by Coman 2022.10.16
written by Coman

以《See You Again》走紅的 Charlie Puth 時常在社群分享他以各式物品製作成音樂的過程。近日他則以敲杯子的聲音做了一首歌!在 在 Jimmy Fallon 脫口秀的節目現場錄製了湯匙敲杯子的聲音後,再把它丟到 DAW 軟體和音樂鍵盤開始調整音高和加入不同的效果,開始製作起音樂。

敲杯子發出的單一聲響在層層堆疊之後再加入 Bass 聽起來已有模有樣。但只花 10 分鐘寫完《See You Again》的他還沒結束 —— 加入鼓聲後一段相當完整的 beat 就完成了。其實很多音樂人也是這樣做音樂,不過他只花了短短不到 5 分鐘實在驚艷。有不少粉絲則表示這聽起來就像新專輯中的《Loser》一樣,洗腦又好聽!

其實 Charlie Puth 時常在自己的社群分享自己創作音樂的過程。像是新專輯中的《Charlie Be Quiet》等等,也都是類似的概念製作而成的音樂!相當精彩!你們喜歡這樣有趣的創作方式嗎?

Credit : Charlie Puth, Jimmy Fallon Show
2022.10.16 0 comments
0 FacebookTwitterLINECopy LinkThreadsBluesky
CELEBRITY

# 沒有海格就沒有霍格華茲:《哈利波特》最棒的獵場守門人演員 Robbie Coltrane 辭世,享壽 72 歲!

by Coman 2022.10.15
written by Coman

演員 Robbie Coltrane 享壽 72 歲,而他最知名的角色當屬《哈利波特》系列的海格;今天回顧他在 20 週年紀錄片說過的一段話。

從 2001 年演到 2011 年,十年貢獻給一個角色;但他堅信就算他不在了,《哈利波特》也將會繼續深植在往後新一代的心中。伴隨《哈利波特》長存的便是其中的角色。其實他在今年初的紀錄片《重返霍格華茲》的訪談中才說過「未來我就不會在了,但海格永遠都會在。」,這段話彷彿預言家,卻成了他最後的身影。

就像在《消失的密室》中哈利波特說過的「沒有你就沒有霍格華茲,海格」。相信他永遠都會是最棒的獵場看守人 —— RIP。

Credit : Harry Potter Reunion, Harry Potter Clips
2022.10.15 0 comments
0 FacebookTwitterLINECopy LinkThreadsBluesky
ArtFASHION

# 梵谷七千萬英鎊的名畫《向日葵》被砸了 Heinz 番茄湯罐頭:英國環保組織 Just Stop Oil 質疑「藝術還是人命重要?」

by Coman 2022.10.14
written by Coman

英國國家美術館中,梵谷 1888 年的名畫《向日葵》今日下午被兩名環保人士砸了兩罐 Heinz 番茄湯罐頭,呼籲環境議題。而砸了這價值超過 7000 萬英鎊的名畫的他們是英國環保組織 Just Stop Oil 的成員,並提出質疑「究竟藝術重要還是人命重要?」

他們表示石油的價格如今被政府操弄,已經危害到許多貧苦人家的生活與性命,並呼籲政府應該停止開發新的石油和天然氣項目。最後,他們表示在強權不停開採燃料的同時許多人連想「加熱一碗湯都不行」;而這項舉動則是別無選擇下的行動。

# 梵谷七千萬英鎊的名畫《向日葵》被砸了 Heinz 番茄湯罐頭:英國環保組織 Just Stop Oil 質疑「藝術還是人命重要?」 32

這其實已經不是第一次發起這類型的「藝術攻擊」。早在今年七月,同一組織的成員便用強力膠徒手黏在達文西的知名畫作《最後的晚餐》,以表訴求。所幸當時的畫作是一幅複製品,而非真跡。

# 梵谷七千萬英鎊的名畫《向日葵》被砸了 Heinz 番茄湯罐頭:英國環保組織 Just Stop Oil 質疑「藝術還是人命重要?」 33
Photo Via : The Guardian, YouTube, Just Stop Oil
2022.10.14 0 comments
0 FacebookTwitterLINECopy LinkThreadsBluesky
Movie

# 《鏈鋸人》動畫 OP 超「OP」,致靜無數經典電影:藤本樹老師不愧是「電影惡魔」,從《黑色追緝令》到《康斯坦汀》都出現!

by Coman 2022.10.12
written by Coman

藤本樹老師的《鏈鋸人》動畫釋出 OP,除了可以聽到米津玄師和常田大希合作的《KICK BACK》以外,開場畫面和漫畫一樣有滿滿的電影致敬;從大眾經典到 B 級片,藤本樹老師愛看電影的個性從短短的 90 秒的影片就能清楚感受到!

藤本樹不愧是「電影惡魔」?

藤本樹老師有多愛看電影,相信有在看他的作品的人都知道。像是今年的作品《再見繪梨》中出現《鬥陣俱樂部》的畫面、《驀然回首》中有《以你的名字呼喚我》等等;更不用提《鏈鋸人》漫畫更是在設定上致敬柯恩兄弟的《謀殺綠腳趾》和《險路勿近》。種種致敬也讓藤本樹有了「電影惡魔」的稱號!

# 《鏈鋸人》動畫 OP 超「OP」,致靜無數經典電影:藤本樹老師不愧是「電影惡魔」,從《黑色追緝令》到《康斯坦汀》都出現! 39
《暮然回首》
# 《鏈鋸人》動畫 OP 超「OP」,致靜無數經典電影:藤本樹老師不愧是「電影惡魔」,從《黑色追緝令》到《康斯坦汀》都出現! 40
《再見繪梨》
最「OP」的動畫 OP!

MAPPA 在昨天提前釋出《鏈鋸人》動畫的 OP 之後,不少愛看電影的讀者就發現裡頭有許多致敬電影的畫面,光是半分鐘的片段就有超過 10 部電影!從 1974 年的《德州電鋸殺人狂》、《黑色追緝令》、《康斯坦汀》,到票房只有 50 萬美元的 B 級片《殺手番茄的襲擊》…… 可見藤本樹老師的片單是相當多元。

# 《鏈鋸人》動畫 OP 超「OP」,致靜無數經典電影:藤本樹老師不愧是「電影惡魔」,從《黑色追緝令》到《康斯坦汀》都出現! 41
# 《鏈鋸人》動畫 OP 超「OP」,致靜無數經典電影:藤本樹老師不愧是「電影惡魔」,從《黑色追緝令》到《康斯坦汀》都出現! 42
# 《鏈鋸人》動畫 OP 超「OP」,致靜無數經典電影:藤本樹老師不愧是「電影惡魔」,從《黑色追緝令》到《康斯坦汀》都出現! 43
# 《鏈鋸人》動畫 OP 超「OP」,致靜無數經典電影:藤本樹老師不愧是「電影惡魔」,從《黑色追緝令》到《康斯坦汀》都出現! 44
# 《鏈鋸人》動畫 OP 超「OP」,致靜無數經典電影:藤本樹老師不愧是「電影惡魔」,從《黑色追緝令》到《康斯坦汀》都出現! 45
# 《鏈鋸人》動畫 OP 超「OP」,致靜無數經典電影:藤本樹老師不愧是「電影惡魔」,從《黑色追緝令》到《康斯坦汀》都出現! 46
# 《鏈鋸人》動畫 OP 超「OP」,致靜無數經典電影:藤本樹老師不愧是「電影惡魔」,從《黑色追緝令》到《康斯坦汀》都出現! 47
不只致敬別人,也致敬自己?

這次的 OP 除了再次呼應《謀殺綠腳趾》和《險路勿近》這兩部柯恩兄弟指導的電影以外,其實也致敬了自己的作品《再見繪梨》的最後一個爆炸的畫面;只不過人物從優太變成了帕瓦。

# 《鏈鋸人》動畫 OP 超「OP」,致靜無數經典電影:藤本樹老師不愧是「電影惡魔」,從《黑色追緝令》到《康斯坦汀》都出現! 48
# 《鏈鋸人》動畫 OP 超「OP」,致靜無數經典電影:藤本樹老師不愧是「電影惡魔」,從《黑色追緝令》到《康斯坦汀》都出現! 49

除了今天提到的這些作品以外,許多網友也找到了更多致敬的電影畫面;像是《七夜怪談》等等,只能說藤本樹不愧是電影魔人!看完 OP 的你還認得哪些電影呢?

Photo Via : MAPPA, Jump+, IMDb, Twitter, Pinterest
2022.10.12 0 comments
0 FacebookTwitterLINECopy LinkThreadsBluesky
ApparelArt

#肉體、服裝、舞蹈的三位一體:在川久保玲的 80 歲生日,回憶他與現代舞大師 Merce Cunningham 的經典舞劇《Scenario》

by Coman 2022.10.11
written by Coman

1997 年,川久保玲與現代舞大師康寧漢共同譜出了長達 40 分鐘的舞劇《Scenario》;探究人體、服裝、和舞蹈三者之間的關係。舞者跳著安排好的動作,但表演時的互動卻是即興的;川久保玲打破肉體輪廓的服裝除了反思「習舞」之美,也替舞蹈注入矛盾。

川久保玲將 SS1997 的 Body Meets Dress 對人體的思考重現,難道凹凸有致的美只有一種形式?透過舞蹈更放大了這樣的質疑。複雜的舞蹈因為服裝的腫塊變得更難行動,並衝撞著人體。川久保玲認為,時尚與舞蹈皆是藝術,因此引發思考化為行動是必然。

#肉體、服裝、舞蹈的三位一體:在川久保玲的 80 歲生日,回憶他與現代舞大師 Merce Cunningham 的經典舞劇《Scenario》 55
#肉體、服裝、舞蹈的三位一體:在川久保玲的 80 歲生日,回憶他與現代舞大師 Merce Cunningham 的經典舞劇《Scenario》 56
#肉體、服裝、舞蹈的三位一體:在川久保玲的 80 歲生日,回憶他與現代舞大師 Merce Cunningham 的經典舞劇《Scenario》 57
#肉體、服裝、舞蹈的三位一體:在川久保玲的 80 歲生日,回憶他與現代舞大師 Merce Cunningham 的經典舞劇《Scenario》 58

今天是川久保玲 80 歲生日;自 70 年代不停衝撞著時尚的他總說「時尚很無聊」,但他的設計絕對是時尚依舊讓人有信心的原因!

Credit : Ballett am Rhein, Opéra de Lyon, VOGUE
2022.10.11 0 comments
0 FacebookTwitterLINECopy LinkThreadsBluesky
Movie

# 19 年前她去「追殺比爾」?其實《追殺比爾》是《黑色追緝令》的想像世界:盤點暴力美學經典你可能不知道的事!

by Coman 2022.10.10
written by Coman

19 年前的今天,昆汀的經典電影《追殺比爾》正式上映。這部暴力美學經典至今依舊無人能及,但你知道其實這部電影有可能和《黑色追緝令》其實是同個世界觀嗎?今天我們一起來盤點這部電影的六個故事!喜歡《追殺比爾》的你千萬不能錯過!

# 19 年前她去「追殺比爾」?其實《追殺比爾》是《黑色追緝令》的想像世界:盤點暴力美學經典你可能不知道的事! 64
其實除了兩集以外,傳說中的第三部也有上映?

其實《追殺比爾》兩集可以看作是《復仇者聯盟:無限之戰》和《終局之戰》這兩部的概念,因為當初拍攝時,昆汀「一開始就是以一部電影的概念在執導兩部電影」;不過是為了片長而分成上下集。但其實十年前,《追殺比爾:整齣滿江紅》曾經在洛杉磯的電影院限定上映,內容即是兩部電影超過四小時的「完整版」,讓你一次看完這部經典之作!

# 19 年前她去「追殺比爾」?其實《追殺比爾》是《黑色追緝令》的想像世界:盤點暴力美學經典你可能不知道的事! 65
# 19 年前她去「追殺比爾」?其實《追殺比爾》是《黑色追緝令》的想像世界:盤點暴力美學經典你可能不知道的事! 66
一個奧斯卡都沒有卻是昆汀粉最愛?

雖然《追殺比爾》被許多人捧為神作,而昆汀向來也是橫掃各大頒獎典禮的常客,但不論是首集或是續集在奧斯卡都是「連入圍都沒有」;而這也是昆汀唯三沒有任何奧斯卡入圍的電影之一,和處女作《霸道橫行》與《不死殺陣》成為被冷落的金三角。反倒金球獎和英國電影學院獎都至少肯定了鄔瑪舒曼的演技!

鄔瑪舒曼絕對是這部電影的靈魂!

說到鄔瑪舒曼,第一集完全沒有提到他在電影中的名字,只以「新娘」和「黑響尾蛇」代稱,直到第二集才公開原來他叫做 Beatrix Kiddo。帶有諧音和諷刺的意義。另外,鄔瑪舒曼在拍戲時曾經因為一場飆車的戲發生嚴重車禍,當年被壓下來的新聞直到四年前才公開,揭露了好萊塢不可告人的一面;不過他也提到昆汀願意還原當年事實勇氣可嘉,兩人也早已放下。

# 19 年前她去「追殺比爾」?其實《追殺比爾》是《黑色追緝令》的想像世界:盤點暴力美學經典你可能不知道的事! 67
新娘原來才是真正的「時間管理大師」!

若要說《追殺比爾》裡最經典的一戰和最讓人印象深刻的反派,絕對是劉玉玲飾演的石井御蓮 (O-Ren) 。他們在靄靄白雪中的一戰不只好看,還有著極為巧妙的細節。在開戰前,O-Ren 對新娘說「你撐不過五分鐘的」;結果從兩人開打的音樂落下到最後 O-Ren 的頭皮被砍下的時間 —— 不多不少,四分五十九秒。這樣的安排讓這場打鬥的戲碼更多了一點玩味與細膩!

# 19 年前她去「追殺比爾」?其實《追殺比爾》是《黑色追緝令》的想像世界:盤點暴力美學經典你可能不知道的事! 68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HT2Uv_MKxc&t=16s&ab_channel=OrielMalik
原來《追殺比爾》不過是《黑色追緝令》的節目?

如果你有看過昆汀另一部經典《黑色追緝令》或許你記得女主角(一樣是鄔瑪舒曼)說過他曾經演過一個關於女殺手組織的節目叫做《Fox Force Five》!仔細想想,他提到的五個角色,金髮、日本武術大師、黑人爆破專家、法國人,以及用「刀」的他本人,不就對應到《追殺比爾》中的五個角色嗎?

# 19 年前她去「追殺比爾」?其實《追殺比爾》是《黑色追緝令》的想像世界:盤點暴力美學經典你可能不知道的事! 69
# 19 年前她去「追殺比爾」?其實《追殺比爾》是《黑色追緝令》的想像世界:盤點暴力美學經典你可能不知道的事! 70
# 19 年前她去「追殺比爾」?其實《追殺比爾》是《黑色追緝令》的想像世界:盤點暴力美學經典你可能不知道的事! 71
# 19 年前她去「追殺比爾」?其實《追殺比爾》是《黑色追緝令》的想像世界:盤點暴力美學經典你可能不知道的事! 72
# 19 年前她去「追殺比爾」?其實《追殺比爾》是《黑色追緝令》的想像世界:盤點暴力美學經典你可能不知道的事! 73
# 19 年前她去「追殺比爾」?其實《追殺比爾》是《黑色追緝令》的想像世界:盤點暴力美學經典你可能不知道的事! 74
當年的行銷宣傳跟電影一樣精彩?

最後,當年的宣傳手法用力的程度絕對不輸給電影本身!除了用電梯門營造出人體被一分兩半的錯覺、在廁所地板打造一灘血跡、更有大量「噴血」的告示牌廣告,將電影中的經典元素全部在人們的生活中完美重現。最終的成功當然還是回歸於電影本身的精彩,但好的宣傳絕對有一定的價值!

# 19 年前她去「追殺比爾」?其實《追殺比爾》是《黑色追緝令》的想像世界:盤點暴力美學經典你可能不知道的事! 75

其實這部經典還有許多有趣的故事,像是楊紫瓊就問過昆汀「為什麼不找他來演反派呢?」而他的回答則是「誰相信鄔瑪舒曼打得過你?」。如今《追殺比爾》走過 19 年個年頭,你印象最深刻的是哪一段呢?

Credit : IMDb, Kill Bill, Pinterest, Twitter
2022.10.10 0 comments
0 FacebookTwitterLINECopy LinkThreadsBluesky
Newer Posts
Older Posts

Facebook

Facebook
  • Facebook
  • Twitter
  • Instagram
  • Youtube
  • Email

Copyright © 2025 L.DOPE Web Media. All rights reserved.
主機由 WantEasy 維護提供.

L.DOPE
  • NEWS
    • 1
      • FASHION / 流行
      • Apparel / 時裝
      • Mobile / 手機
      • Cosmetic / 美妝
      • Beauty / 正妹
      • Style / 風格
      • Watch / 鐘錶
      • Eyewear / 眼鏡
      • Accessary / 飾品
      • Shoes / 鞋子
      • Bags / 包袋
    • 2
      • POP
      • Sexy / 性感
      • Toy / 玩具
      • Sport / 運動
      • Game / 遊戲
      • Food / 美食
      • Book / 書本
      • Photo / 照片
      • Music / 音樂
      • Movie / 電影
    • 3
      • DESIGN / 設計
      • Web / 網站
      • Typography / 字體
      • Trans / 運輸工具
      • Tech / 科技
      • Art / 藝術
      • Build / 建築
      • Interior / 商業及空間設計
      • Graphic / 塗鴉
    • 4
      • CULTURE / 文化
      • EVENT / 活動
  • COLUMN
  • OPINION
  • FEATURE
  • ABOUT 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