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DOPE
  • NEWS
    • 1
      • FASHION / 流行
      • Apparel / 時裝
      • Mobile / 手機
      • Cosmetic / 美妝
      • Beauty / 正妹
      • Style / 風格
      • Watch / 鐘錶
      • Eyewear / 眼鏡
      • Accessary / 飾品
      • Shoes / 鞋子
      • Bags / 包袋
    • 2
      • POP
      • Sexy / 性感
      • Toy / 玩具
      • Sport / 運動
      • Game / 遊戲
      • Food / 美食
      • Book / 書本
      • Photo / 照片
      • Music / 音樂
      • Movie / 電影
    • 3
      • DESIGN / 設計
      • Web / 網站
      • Typography / 字體
      • Trans / 運輸工具
      • Tech / 科技
      • Art / 藝術
      • Build / 建築
      • Interior / 商業及空間設計
      • Graphic / 塗鴉
    • 4
      • CULTURE / 文化
      • EVENT / 活動
  • COLUMN
  • OPINION
  • FEATURE
  • ABOUT US
Apparel

# 看不懂《新世紀福音戰士》沒關係,至少要知道這部神作的影響力:從樂壇、電影圈、到時裝界都不停致敬的神作!

by Coman 2023.08.20
written by Coman

庵野秀明打造的《新世紀福音戰士》可謂影史上最重要的動畫作品,自 1995 年開播以來影響好幾個世代。要能夠一言以蔽之它探討的議題和理解這部它幾乎是不可能的事,但從很多地方都能夠看見它的影響力:時裝界、電影圈、樂壇,從山本耀司到魏斯,儘管過了將近 30 年依舊不斷被致敬。

# 看不懂《新世紀福音戰士》沒關係,至少要知道這部神作的影響力:從樂壇、電影圈、到時裝界都不停致敬的神作! 6
從魏斯到喬登皮爾都封它為神作!

1995 年開播的《新世紀福音戰士》的影響力不只存在於大眾的眼中,許多電影導演更封它為神作。像是魏斯安德森就表示其影響力堪比「宗教」、《逃出絕命陣》導演喬登皮爾去年的作品《不!》中的外星人致敬「使徒」的造型;甚至連迪士尼都在近年的動畫中致敬裡頭的經典橋段!

# 看不懂《新世紀福音戰士》沒關係,至少要知道這部神作的影響力:從樂壇、電影圈、到時裝界都不停致敬的神作! 7
# 看不懂《新世紀福音戰士》沒關係,至少要知道這部神作的影響力:從樂壇、電影圈、到時裝界都不停致敬的神作! 8
# 看不懂《新世紀福音戰士》沒關係,至少要知道這部神作的影響力:從樂壇、電影圈、到時裝界都不停致敬的神作! 9
# 看不懂《新世紀福音戰士》沒關係,至少要知道這部神作的影響力:從樂壇、電影圈、到時裝界都不停致敬的神作! 10
連 Travis Scott 的 mv 都向他致敬?

看過《新世紀福音戰士》的人一定都對其畫面和美術印象深刻,尤其《Air/真心為你》篇章的虛實和意識流的使用更是震撼。而 Travis Scott 就曾經在和 Saint Laurent 合作的《Can’t Say》mv 中致敬這些經典畫面;Grimes 也曾經致敬過綾波零和明日香的造型。更不用提鷺巢詩郎製作的配樂對後世的影響更讓其配樂在樂評人眼中和坂本龍一等等大師並駕齊驅。

# 看不懂《新世紀福音戰士》沒關係,至少要知道這部神作的影響力:從樂壇、電影圈、到時裝界都不停致敬的神作! 11
過了 30 年依舊在炒賣的服裝聯名!

《新世紀福音戰士》作為一部動畫在時尚圈的地位幾乎無人能及。不只大眾品牌搶著合作,連山本耀司、高橋盾、以及 Saint Michael 都曾經致敬這部作品!另外像是日本街潮指標 GR8 月初的聯名系列還將 EVA 的 archive 服裝一起販售,不只立刻銷售一空,在二手市場上的價格更是翻倍炒,證明其魅力過了 30 年依舊不減。而 SS24 就有另一個值得你關注的聯名系列……

# 看不懂《新世紀福音戰士》沒關係,至少要知道這部神作的影響力:從樂壇、電影圈、到時裝界都不停致敬的神作! 12
# 看不懂《新世紀福音戰士》沒關係,至少要知道這部神作的影響力:從樂壇、電影圈、到時裝界都不停致敬的神作! 13
好的聯名不只是印印圖片,更懂得承先啟後!

日本設計師品牌 SEVESKIG 在 SS24 就和《新世紀福音戰士》合作推出一系列聯名服飾,不只將 90 年代的正版海報印刷到 T-Shirt 上,更以手工的破壞設計詮釋角色們黑暗的心境與糾結,將抽象的情緒做了具象的呈現!其他像是針織開襟衫以及風衣外套也都還原了電影的經典場景,絕對是粉絲 (以及綾波零愛好者) 不能錯過的夢幻聯名。

# 看不懂《新世紀福音戰士》沒關係,至少要知道這部神作的影響力:從樂壇、電影圈、到時裝界都不停致敬的神作! 14
# 看不懂《新世紀福音戰士》沒關係,至少要知道這部神作的影響力:從樂壇、電影圈、到時裝界都不停致敬的神作! 15
# 看不懂《新世紀福音戰士》沒關係,至少要知道這部神作的影響力:從樂壇、電影圈、到時裝界都不停致敬的神作! 16
# 看不懂《新世紀福音戰士》沒關係,至少要知道這部神作的影響力:從樂壇、電影圈、到時裝界都不停致敬的神作! 17
# 看不懂《新世紀福音戰士》沒關係,至少要知道這部神作的影響力:從樂壇、電影圈、到時裝界都不停致敬的神作! 18
【SEVESKIG x 新世紀福音戰士】聯名系列預購活動
預購時間:即日起 – 8/31 (四)
預購方式:於日本設計師品牌選貨電商 SUMMIT ORDER 預購
折扣活動:結帳輸入折扣碼【LDOPE】,即可享有【SEVESKIG x EVA】預購結帳金額 85 折優惠!
Photo Via : SEVESKIG, IMDb, Neon Genesis Evangelion, Yohji Yamamoto, INSIDER, VOGUE, YouTube
2023.08.20 0 comments
0 FacebookTwitterLINECopy LinkThreadsBluesky
PHOTOGRAPHER

# 三杯黃湯下肚世界更美好,但是你真的能撐過三杯嗎:Marcos Alberti 的「紅酒計畫」,你最像哪一位?

by Coman 2023.08.17
written by Coman

你是一杯就倒還是不醉不歸,你知道自己喝醉之後長什麼模樣嗎?巴西攝影師 Marcos Alberti 就用相片告訴你,真相就在每個人的臉上,藏也藏不住 …

# 三杯黃湯下肚世界更美好,但是你真的能撐過三杯嗎:Marcos Alberti 的「紅酒計畫」,你最像哪一位? 24
三杯黃湯下肚,世界更美好?

在他 2016 年的紅酒計畫 (Wine Project) 中,他就捕捉了身邊人們在沒有喝酒、喝下一杯酒、兩杯酒、以及三杯酒的四種不同狀態。只見酒精的作用幾乎在所有因素保持不變的情況下,依舊讓所有人臉上都露出了笑容、甚至連動作都變得更大。當然,也還是有「強者」幾乎不為所動。

# 三杯黃湯下肚世界更美好,但是你真的能撐過三杯嗎:Marcos Alberti 的「紅酒計畫」,你最像哪一位? 25
# 三杯黃湯下肚世界更美好,但是你真的能撐過三杯嗎:Marcos Alberti 的「紅酒計畫」,你最像哪一位? 26
為什麼要喝酒?

根據 Marcos Alberti 表示,這些照片都是利用人們下班後的時間拍攝的,因此大家在第一張照片都帶著疲憊的身心;但是酒精卻改變了他們的精神狀況,甚至開始分享自己的故事!而透過這組拍攝,他也希望能夠驗證那句「第一杯酒是為了美食、第二杯是為了愛情、第三杯則是陷入混亂」—— 結果似乎也符合這句俗諺!

# 三杯黃湯下肚世界更美好,但是你真的能撐過三杯嗎:Marcos Alberti 的「紅酒計畫」,你最像哪一位? 27
# 三杯黃湯下肚世界更美好,但是你真的能撐過三杯嗎:Marcos Alberti 的「紅酒計畫」,你最像哪一位? 28
# 三杯黃湯下肚世界更美好,但是你真的能撐過三杯嗎:Marcos Alberti 的「紅酒計畫」,你最像哪一位? 29
# 三杯黃湯下肚世界更美好,但是你真的能撐過三杯嗎:Marcos Alberti 的「紅酒計畫」,你最像哪一位? 30
開心之餘,還是要小心飲酒啦!

雖然 Marcos Alberti 在訪談中就提到拍攝這組照片是希望人們看到酒精的優點,以及在社交場合他能帶來什麼樣的效果。但是他也提醒人們「美酒和朋友」所帶來的生活享受依舊建立在「適量飲酒」。繼續喝、繼續拍,或許這組照片就不會這麼有趣了!

# 三杯黃湯下肚世界更美好,但是你真的能撐過三杯嗎:Marcos Alberti 的「紅酒計畫」,你最像哪一位? 31
# 三杯黃湯下肚世界更美好,但是你真的能撐過三杯嗎:Marcos Alberti 的「紅酒計畫」,你最像哪一位? 32
Photo Via : Marcos Alberti
2023.08.17 0 comments
0 FacebookTwitterLINECopy LinkThreadsBluesky
Movie

# 演員不是意外離世就是重傷送醫?經典電影背後的故事比劇情更可怕:鬼門開特輯,盤點那些被詛咒的經典電影!

by Coman 2023.08.16
written by Coman

都說人比鬼更可怕,其實很多電影背後的真實事件也遠比故事本身來的驚悚。從片場失火、中毒、重傷、到鬧出人命,完成一部片本身就是個大功臣,拍攝恐怖片卻是更可怕?趁著今天鬼門開的第一天,一起來盤點影史上那些「被詛咒的經典電影」。

# 演員不是意外離世就是重傷送醫?經典電影背後的故事比劇情更可怕:鬼門開特輯,盤點那些被詛咒的經典電影! 38
大法師:比影史最恐怖電影更恐怖的,是他的拍片過程

上週 William Friedkin 辭世的消息讓人們再次想起了《大法師》這部電影,但你知道在這部影史經典鬼片就發生一連串離奇的事件嗎?除了片場失火、演員受傷,先是飾演導演的 Jack MacGowran 和神父母親的 Vasiliki Maliaros 離奇去世,替惡靈配音的 Mercedes McCambridge 則是自盡身亡,在 電影開拍到 1987 年之間就有 9 人相繼離世,非常詭異。

# 演員不是意外離世就是重傷送醫?經典電影背後的故事比劇情更可怕:鬼門開特輯,盤點那些被詛咒的經典電影! 39
# 演員不是意外離世就是重傷送醫?經典電影背後的故事比劇情更可怕:鬼門開特輯,盤點那些被詛咒的經典電影! 40
# 演員不是意外離世就是重傷送醫?經典電影背後的故事比劇情更可怕:鬼門開特輯,盤點那些被詛咒的經典電影! 41

不過最可怕的莫過於電影中飾演醫生助手的 Paul Bateson 在電影拍攝完之後竟然成為一名殺人犯。1979 年,他在紐約的同志社區殺害了一名男子 (同時該社區內的其他 6 起兇殺案也懷疑是他所為) ;而他在審判期間更表示犯案只是「因為好玩」。這段經歷最後被導演 William Friedkin 作為靈感拍攝了《虎口巡航》,也替《大法師》的詭異色彩再添一筆。

# 演員不是意外離世就是重傷送醫?經典電影背後的故事比劇情更可怕:鬼門開特輯,盤點那些被詛咒的經典電影! 42
# 演員不是意外離世就是重傷送醫?經典電影背後的故事比劇情更可怕:鬼門開特輯,盤點那些被詛咒的經典電影! 43
鬼哭神號:用真實的骷髏頭拍戲引發詛咒?

史蒂芬史匹伯監製的《鬼哭神號》中,有一幕是主角 Diane 被推進泥池後試圖爬上岸卻撞到屍骨的場景。然而事後才得知因為假人骨的成本太高,因此全部使用真人屍骨!而電影上映的同一年,飾演 Diane 女兒的 Dominique Dunne 被前男友殺害;飾演小女兒的 Heather O’Rourke 在 1988 年因心臟病辭世,年僅 12 歲。這些事件也讓不少人認為是當年使用真人骸骨的詛咒。

# 演員不是意外離世就是重傷送醫?經典電影背後的故事比劇情更可怕:鬼門開特輯,盤點那些被詛咒的經典電影! 44
# 演員不是意外離世就是重傷送醫?經典電影背後的故事比劇情更可怕:鬼門開特輯,盤點那些被詛咒的經典電影! 45
# 演員不是意外離世就是重傷送醫?經典電影背後的故事比劇情更可怕:鬼門開特輯,盤點那些被詛咒的經典電影! 46
天魔:電影中最可怕的劇情竟然真實上演

《天魔》的拍攝期間就發生不少離奇事件,像是工作人員的班機被雷擊、劇組錯過的班機發生全數罹難的墜機意外等等。不過最讓人毛骨悚然的是電影中負責斬首橋段的特效師 John Richardson 和伙伴 Liz Moore 在準備下一齣作品的路上遇到了車禍,後者被活生生切成兩半。且謠傳地點距離 Ommen 66.6 公里 (類似片名 The Omen 和惡魔數字 666) ⋯ 時間則是 8 月 13 日星期五!

# 演員不是意外離世就是重傷送醫?經典電影背後的故事比劇情更可怕:鬼門開特輯,盤點那些被詛咒的經典電影! 47
# 演員不是意外離世就是重傷送醫?經典電影背後的故事比劇情更可怕:鬼門開特輯,盤點那些被詛咒的經典電影! 48
綠野仙蹤:隱藏在彩虹背後的黑暗故事

繽紛的《綠野仙蹤》雖然不是鬼片卻同樣有著離奇的事件。像是最初 Buddy Ebsen 飾演的機器人就為了製造金屬感而在身上塗上鋁粉、導致他慢性中毒,最終才臨時換角。而西國女巫更是在拍戲時被現場的噴火裝置燒到二、三度灼傷,住院六個禮拜!而背景出現上吊小矮人的身影同樣為人津津樂道;雖然電影公司否認,但後來將片段刪除則讓觀眾認為是在欲蓋彌彰。

# 演員不是意外離世就是重傷送醫?經典電影背後的故事比劇情更可怕:鬼門開特輯,盤點那些被詛咒的經典電影! 49

其實看完這些「詛咒」之後可以發現,很多都是為了節省成本、圖一個方便的人為疏失所造成的遺憾。因此,所謂的詛咒,或許也提醒了我們一部成功電影背後有多少的犧牲,也讓人反思整體的大環境是否對工作者友善。與其說是種詛咒,不妨說是那些偉大的人們用意外與生命換來的叮嚀吧!

Photo Via : IMDb, INSIDER, The Guardian, Collider, Independent
2023.08.16 0 comments
0 FacebookTwitterLINECopy LinkThreadsBluesky
Apparel

# 看完這兩位日本大叔用厚紙板創作,覺得「あぁ!又可以活下去了!」 —— 看 UND 展現藝術的自由和無限可能!

by Coman 2023.08.15
written by Coman

不可能喜歡 HUMAN MADE、SALOMON、或是《鏈鋸人》但是還不認識他們吧?不久前 L.DOPE 在 BEAMS T 首次在台灣辦的 POP UP 展覽《TAIWAUND》訪問到了近年日本最具影響力的藝術組合之一的 UND。近年和街頭潮流有著深入淵源的他們其實和我們更是早有交集?如果你還不認識,就趕緊看這篇文章吧!

# 看完這兩位日本大叔用厚紙板創作,覺得「あぁ!又可以活下去了!」 —— 看 UND 展現藝術的自由和無限可能! 55
我們跟他們有多少淵源?

其實早在 2016 年我們就已經在東京訪問過 FACE OKA 了,當時他甚至還沒有開啟他的「倒臉大眼怪」系列;如今除了多次合作的 BEAMS、替 HUMAN MADE 合作設計 T-Shirt 插圖、合作近年最火的愛迪達 SAMBA、更與《鏈鋸人》和《全裸監督》推出公仔!時隔 8 年再次訪到 FACE OKA,也展現了我們在次文化與潮流藝術的推廣從未停歇!

# 看完這兩位日本大叔用厚紙板創作,覺得「あぁ!又可以活下去了!」 —— 看 UND 展現藝術的自由和無限可能! 56
這兩個人是誰?

UND 由兩位日本藝術家 FACE OKA 和 SHINKNOWNSUKE 組成,他們倆都以鮮豔活潑的插畫風格在潮流藝術界站穩了其地位。父親是台灣人的 FACE OKA 的「倒臉大眼怪」和以「可愛狗頭人」聞名的 SHINKNOWNSUKE 組成的 UND 近年就靠著活潑、玩味、又幽默的插畫風格吸引無數品牌像是愛迪達、SALOMON、以及多年的夥伴 BEAMS 合作!

# 看完這兩位日本大叔用厚紙板創作,覺得「あぁ!又可以活下去了!」 —— 看 UND 展現藝術的自由和無限可能! 57
# 看完這兩位日本大叔用厚紙板創作,覺得「あぁ!又可以活下去了!」 —— 看 UND 展現藝術的自由和無限可能! 58
# 看完這兩位日本大叔用厚紙板創作,覺得「あぁ!又可以活下去了!」 —— 看 UND 展現藝術的自由和無限可能! 59
# 看完這兩位日本大叔用厚紙板創作,覺得「あぁ!又可以活下去了!」 —— 看 UND 展現藝術的自由和無限可能! 60

Will Lee | Creative Director :

我個人淺見是Face跟Shinknownsuke 兩人的畫風帶有童趣,沒有太多距離感的同時卻也存在著一點調皮叛逆的諷刺幽默及人們喜歡但有不好意思說的情色元素,恰如其分卻也不太過用力,是他們的作品十分平易近人的原因吧。

# 看完這兩位日本大叔用厚紙板創作,覺得「あぁ!又可以活下去了!」 —— 看 UND 展現藝術的自由和無限可能! 61

跳跳 :

我覺得這次的 UND 台灣展就相當有趣!FACE OKA 的作品風格是我很喜歡的那種,早先他們也曾經跟台灣的街頭品牌Less 合作過,近期則是跟《AV帝王》推出過聯名公仔都相當有趣。這次台灣展的很多圖像設計都翻玩自 Stüssy,很有趣我很喜歡,希望台灣對於這類的設計能有更廣泛的認知。

# 看完這兩位日本大叔用厚紙板創作,覺得「あぁ!又可以活下去了!」 —— 看 UND 展現藝術的自由和無限可能! 62
所以 UND 是什麼意思?

兩人 2016 年認識、隔年就一起在德國辦展;當時這個組合甚至沒有名字。熱愛替各種東西取名字的 FACE OKA 就決定紀念兩個人在德國的回憶,以「and」的德文「UND」作為團體名字!擅長文字遊戲的他們如今時常將 UND 融入各個展覽名稱,兩人舉例「像是這次的 TAIWA「UND」、在京都辦的「KYOUND」、與愛迪達合作的「UNDidas」等等」,這些諧音梗就都展現了兩人的趣味。

# 看完這兩位日本大叔用厚紙板創作,覺得「あぁ!又可以活下去了!」 —— 看 UND 展現藝術的自由和無限可能! 63
# 看完這兩位日本大叔用厚紙板創作,覺得「あぁ!又可以活下去了!」 —— 看 UND 展現藝術的自由和無限可能! 64

JC:

我開始注意到 FACE OKA 的作品,是從早期他接手了 HUMAN MADE 的插畫工作開始!以往都是在日本看到他的作品,終於有機會在台灣近距離看到,還能買到他們此次展覽即興創作的《Paper Chase》,覺得非常值得!

# 看完這兩位日本大叔用厚紙板創作,覺得「あぁ!又可以活下去了!」 —— 看 UND 展現藝術的自由和無限可能! 65

Lee Tea:

SHINKNOWNSUKE 對我而言就是一個很 Real 的嘻哈仔。刻意畫醜醜的美式嘻哈,其實當中也是花不少功力。更不用說他能夠用個人名義和 Nike 合作,同時又能以 UND 的身份和愛迪達聯名。這樣的跨界也證明他的實力是不容小覷。這邊則不得不佩服 LAB Taipei 在 2017 年就在台灣展出過他的作品了!

# 看完這兩位日本大叔用厚紙板創作,覺得「あぁ!又可以活下去了!」 —— 看 UND 展現藝術的自由和無限可能! 66
# 看完這兩位日本大叔用厚紙板創作,覺得「あぁ!又可以活下去了!」 —— 看 UND 展現藝術的自由和無限可能! 67
翻玩你們的翻玩,如何看待當今的創作?

兩人的作品就時常遊走在灰色地帶,像是 UND 的 logo 就以草寫加兩點的方式翻玩了以翻玩香奈兒 logo 出名的 Stüssy。FACE OKA 在訪談中就提到「如果連創作的自由都沒有,那藝術就沒有意義了」。SHINKNOWNSUKE 對於近年 AI 藝術的崛起,他則認為那就是全新的創作型態和工具,但重要的永遠都是跟隨初心、不被侷限;也畢竟這樣才有絕對的自由!

# 看完這兩位日本大叔用厚紙板創作,覺得「あぁ!又可以活下去了!」 —— 看 UND 展現藝術的自由和無限可能! 68
# 看完這兩位日本大叔用厚紙板創作,覺得「あぁ!又可以活下去了!」 —— 看 UND 展現藝術的自由和無限可能! 69
View this post on Instagram

A post shared by 𝐋.𝐃𝐎𝐏𝐄 (@ldope)

【TAIWAUND】UND ART EXHIBITION
日期:8/4 (五) – 8/20 (日)
營業時間:14:00 – 21:30
地點:THE LITTLE HUT Taiwan
地址:台北市大安區敦化南路一段 161 巷 73 號 1 F

Photo Via : BEAMS, UND, FACE OKA, SHINKNOWNSUKE
2023.08.15 0 comments
0 FacebookTwitterLINECopy LinkThreadsBluesky
Art

# 他用畫筆畫出 12 張狂放的圖片,調出世界上最完美的馬丁尼:Guy Buffet 筆下的動態感讓人胃口大開!

by Coman 2023.08.13
written by Coman

這個男人用畫筆畫出世界上最好喝的馬丁尼。不只還能夠生動地做出高檔料理,也能精準描繪生活的哲學與樂趣。他就是 Guy Buffet!

# 他用畫筆畫出 12 張狂放的圖片,調出世界上最完美的馬丁尼:Guy Buffet 筆下的動態感讓人胃口大開! 75
世界上最好喝的馬丁尼

近年在網路上就流傳著一個描繪 Bartender 調製一杯馬丁尼的 12 格圖片。獨特的色彩、狂放的動態感、和抽象與具象兼具的風格在網路上引起無數討論。網友將 12 格影像做成影片之後,其流暢度更是讓人驚喜。而這幅《做出一杯完美的馬丁尼》(The Making of the Perfect Martini) 即是 Guy Buffet 2000 年的作品!

# 他用畫筆畫出 12 張狂放的圖片,調出世界上最完美的馬丁尼:Guy Buffet 筆下的動態感讓人胃口大開! 76
這個男人到底是誰?

今年 80 歲的 Guy Buffet 出生在巴黎,受到熱愛藝術的父親影響不只從小就時常光顧畢卡索等等大師最愛的 La Coupole (圓頂餐廳)並立志成為一名畫家。可惜好景不長,父親的離世讓他在 12 歲時就迫於現實不得不在餐廳打工以維持生計,但那些餐飲業工作的經歷卻成了他往後的作品中最代表性的主題,《做出一杯完美的馬丁尼》即是證據之一。而對他來說,就算是被迫做出的選擇,在生命中的某一刻也能改變你的人生!

# 他用畫筆畫出 12 張狂放的圖片,調出世界上最完美的馬丁尼:Guy Buffet 筆下的動態感讓人胃口大開! 77
# 他用畫筆畫出 12 張狂放的圖片,調出世界上最完美的馬丁尼:Guy Buffet 筆下的動態感讓人胃口大開! 78
# 他用畫筆畫出 12 張狂放的圖片,調出世界上最完美的馬丁尼:Guy Buffet 筆下的動態感讓人胃口大開! 79
畫出最療癒的食譜、寵物、與生活

因為對於餐飲旅宿業的繪畫作品太過出名,各大餐廳見到 Guy Buffet 蒞臨時都期待著他趁用餐之餘留下點作品或是筆跡,如今像是威斯汀酒店、巴黎之花香檳也都與他合作!留下除了馬丁尼以外的不同調酒甚至還有披薩、生魚片等等各種料理。此外,狗狗也是他最喜歡的主題之一,在官網的介紹中就提到自己非常喜歡狗。

# 他用畫筆畫出 12 張狂放的圖片,調出世界上最完美的馬丁尼:Guy Buffet 筆下的動態感讓人胃口大開! 80
# 他用畫筆畫出 12 張狂放的圖片,調出世界上最完美的馬丁尼:Guy Buffet 筆下的動態感讓人胃口大開! 81

而美酒佳餚搭配自己心愛的寵物,看著他的畫作實在是令人心情愉悅,不也是最理想的生活嗎?

Photo Via : Guy Buffet
2023.08.13 0 comments
0 FacebookTwitterLINECopy LinkThreadsBluesky
PHOTOGRAPHER

# 用挑逗的肉體諷刺社會亂象,藝術的價值都交給讚數決定:Marius Sperlich 害羞又玩味的肢體語言

by Coman 2023.08.12
written by Coman

「我只是在某個笑著的人臉上寫了「我很難過」就有 8 萬人按讚。而越是聚焦在特寫,越能放大我想討論的議題」—— Marius Sperlich

# 用挑逗的肉體諷刺社會亂象,藝術的價值都交給讚數決定:Marius Sperlich 害羞又玩味的肢體語言 87
大家都在用人體作畫,他哪裡不一樣?

以人體作為畫布說特別嗎,好像也稱不上少見;來自柏林的 Marius Sperlich 巧妙的地方則是他除了「人體」,也不忘「物體」,並將兩者結合以喚起人們對生活的思考。像是用白雪比喻毒品、用熨斗暗示人們對老化的焦慮等等,都在前衛的視覺中融入了社會議題。他就曾經說過「比起電影,我更傾向拍出能講故事的照片」。身為讀者的你,更喜歡哪一種訊息傳遞方式呢?

# 用挑逗的肉體諷刺社會亂象,藝術的價值都交給讚數決定:Marius Sperlich 害羞又玩味的肢體語言 88
# 用挑逗的肉體諷刺社會亂象,藝術的價值都交給讚數決定:Marius Sperlich 害羞又玩味的肢體語言 89
這個《PLAYBOY》封面有點不一樣?

從 Marius Sperlich 的作品中不難看出他常常使用女性的身體為發想,尤其嘴唇、眼睛、和胸部。這個特色很快的被《PLAYBOY》相中,委託她操刀 65 周年的封面。

# 用挑逗的肉體諷刺社會亂象,藝術的價值都交給讚數決定:Marius Sperlich 害羞又玩味的肢體語言 90
# 用挑逗的肉體諷刺社會亂象,藝術的價值都交給讚數決定:Marius Sperlich 害羞又玩味的肢體語言 91

「雖然我的作品中使用身體部位,但傳達的並不是肉體本身,而是正發生在肉體上的故事」—— 他講的即是近年許多人訴求的 Free The Nipple;並對社會、對網路、對大眾的審查制度提出質疑:說好的自由呢?

# 用挑逗的肉體諷刺社會亂象,藝術的價值都交給讚數決定:Marius Sperlich 害羞又玩味的肢體語言 92
用 IG 按讚數決定作品價錢?

隨著近年社群的崛起,他也沒有放過用人體闡述觀點的機會,在當代藝術博覽會展出的《讚=金錢》(Likes = Money)就是個在 24 小時內讓全球用戶通過點讚來定價的作品;1 個 like = 1 美元,最終則獲得超過 100,000 個讚!

# 用挑逗的肉體諷刺社會亂象,藝術的價值都交給讚數決定:Marius Sperlich 害羞又玩味的肢體語言 93

他說:「“讚“已經成為一種獨立貨幣,對某些人來說,這種社交貨幣還能兌換成金錢」,也點出了現在的網紅文化。

View this post on Instagram

A post shared by 🥵Marius Sperlich🥶 (@mariussperlich)

不知道大家小時候有沒有看過無字繪本?小孩在識字前可以憑著自我臆測闡述腦中的意境,長大後我們講求文字的精確,卻忘記視覺敘事的強大力量。而 Marius Sperlich 就像大人的無字繪本,提醒我們還來得及藉此找回自己的想像力!

Photo Via : Marius Sperlich
2023.08.12 0 comments
0 FacebookTwitterLINECopy LinkThreadsBluesky
Apparel

# 《芭比》真人版 50 年前就有了?而且甚至不只時髦還更衝擊:從 Cindy Sherman 到 Martin Margiela,這些芭比還有些恐怖?

by Coman 2023.08.11
written by Coman

50 年前就有《芭比》真人版,甚至連 Martin Margiela 都愛玩 ?隨著《芭比》的上映,大家紛紛讚嘆瑪格羅比和芭比的相似,並對其世界觀有所憧憬。但早在 1975 年就已經有「真人芭比」,甚至設計師在 90 年代也都以此為靈感打造無數經典 ⋯

# 《芭比》真人版 50 年前就有了?而且甚至不只時髦還更衝擊:從 Cindy Sherman 到 Martin Margiela,這些芭比還有些恐怖? 99
她才是最早的「真人版芭比」?

第一隻芭比在 1959 年橫空出世之後造成的影響藝術家 Cindy Sherman 自然不會放過。1975 年她就拍攝了一隻名為《Doll Clothes》的停格動畫短片,記錄自己作為一隻娃娃的換裝過程。影片中出現的「巨無霸手」某種程度上象徵著社會慣於控制女性穿搭的「陋習」。

這來自 Cindy Sherman 童年的親身經歷以及身旁女性友人的分享,也深深影響她往後不論是創作或是自拍的作品。

# 《芭比》真人版 50 年前就有了?而且甚至不只時髦還更衝擊:從 Cindy Sherman 到 Martin Margiela,這些芭比還有些恐怖? 100
# 《芭比》真人版 50 年前就有了?而且甚至不只時髦還更衝擊:從 Cindy Sherman 到 Martin Margiela,這些芭比還有些恐怖? 101
# 《芭比》真人版 50 年前就有了?而且甚至不只時髦還更衝擊:從 Cindy Sherman 到 Martin Margiela,這些芭比還有些恐怖? 102
你以為很酷的 Margiela 也玩芭比!

提到芭比則不得不提 Martin Margiela 生涯最重要的一個系列 FW1994。以解構和神秘著稱的他當年就以自己童年玩芭比的經歷打造了「娃娃的衣櫃」(A Doll’s Wardrobe) ,將芭比娃娃的衣服等比例放大。也因此出現巨無霸鈕扣、拉鍊、以及針織毛線等等的設計!

# 《芭比》真人版 50 年前就有了?而且甚至不只時髦還更衝擊:從 Cindy Sherman 到 Martin Margiela,這些芭比還有些恐怖? 103
# 《芭比》真人版 50 年前就有了?而且甚至不只時髦還更衝擊:從 Cindy Sherman 到 Martin Margiela,這些芭比還有些恐怖? 104

近年一波「越大越好」的風潮之下 Martin Margiela 早就玩過了,更在 1999 年再度重啟這種設計;也替自己的「Replica」(復刻系列) 做了最好的宣傳。

# 《芭比》真人版 50 年前就有了?而且甚至不只時髦還更衝擊:從 Cindy Sherman 到 Martin Margiela,這些芭比還有些恐怖? 105
# 《芭比》真人版 50 年前就有了?而且甚至不只時髦還更衝擊:從 Cindy Sherman 到 Martin Margiela,這些芭比還有些恐怖? 106
# 《芭比》真人版 50 年前就有了?而且甚至不只時髦還更衝擊:從 Cindy Sherman 到 Martin Margiela,這些芭比還有些恐怖? 107
# 《芭比》真人版 50 年前就有了?而且甚至不只時髦還更衝擊:從 Cindy Sherman 到 Martin Margiela,這些芭比還有些恐怖? 108
意想不到的時裝大師都和芭比有關?

其實不只是前面提到的兩位大師級人物,芭比在時裝以及藝術領域一直都是許多先鋒的創作靈感。前者合作過的時裝大師無數,從川久保玲到 Yves Saint Laurent、乃至近年的 KITH 等等,這個有機會再介紹;後者則有安迪沃荷或是我們多次介紹的 Jordan Wolfson 等等。

# 《芭比》真人版 50 年前就有了?而且甚至不只時髦還更衝擊:從 Cindy Sherman 到 Martin Margiela,這些芭比還有些恐怖? 109
# 《芭比》真人版 50 年前就有了?而且甚至不只時髦還更衝擊:從 Cindy Sherman 到 Martin Margiela,這些芭比還有些恐怖? 110

老實說,以《芭比》的影響力時至 2023 年才推出真人版真的是晚了。但看完之後,也慶幸這部電影是誕生在這個世代吧!你們認為呢?

Photo Via : Cindy Sherman, Andy Warhol, VOGUE, Tumblr
2023.08.11 0 comments
0 FacebookTwitterLINECopy LinkThreadsBluesky
Newer Posts
Older Posts

Facebook

Facebook
  • Facebook
  • Twitter
  • Instagram
  • Youtube
  • Email

Copyright © 2025 L.DOPE Web Media. All rights reserved.
主機由 WantEasy 維護提供.

L.DOPE
  • NEWS
    • 1
      • FASHION / 流行
      • Apparel / 時裝
      • Mobile / 手機
      • Cosmetic / 美妝
      • Beauty / 正妹
      • Style / 風格
      • Watch / 鐘錶
      • Eyewear / 眼鏡
      • Accessary / 飾品
      • Shoes / 鞋子
      • Bags / 包袋
    • 2
      • POP
      • Sexy / 性感
      • Toy / 玩具
      • Sport / 運動
      • Game / 遊戲
      • Food / 美食
      • Book / 書本
      • Photo / 照片
      • Music / 音樂
      • Movie / 電影
    • 3
      • DESIGN / 設計
      • Web / 網站
      • Typography / 字體
      • Trans / 運輸工具
      • Tech / 科技
      • Art / 藝術
      • Build / 建築
      • Interior / 商業及空間設計
      • Graphic / 塗鴉
    • 4
      • CULTURE / 文化
      • EVENT / 活動
  • COLUMN
  • OPINION
  • FEATURE
  • ABOUT 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