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 2004 年 H&M 和 Karl Lagerfeld 首開了快時尚品牌與高端時尚設計師的聯名系列之後,近幾年這樣的手法更從潮流趨勢成為固定的行銷模式;而這樣的策略也從帶給人們新奇的感受成為時尚議題中的一塊燙手山芋。支持、反對、亦或是麻木,你又是怎麼看待?
幕後黑手依舊是社群網路?
隨著網路發達、社群興起,人們為了在平台上有所展現將時裝產業推向一個新的制高點,因此過去由精英主導、參與的時裝產業不得不將定位下沉;過去有錢人玩的裝扮遊戲,如今儼然成為大眾文化的一部份。20 年前的聯名或許可以稱之為驚喜和蹊徑,如今則是「不得不」的窘境。
用 H&M 的價格買到 CHANEL 的設計?
H&M 在 2004 年首開先例找來了 Karl Lagerfeld 合作後便打著如標題般的口號吸引了眾多粉絲的搶購;而這樣的現象時至今日依舊。像是 UNIQLO x Jil Sander 的「+J」以及由 Christophe Lemaire 打造的 U 系列都是你我熟悉的例子。而在限時動態的投票中多數人便是抱持著「可以便宜入手設計師的設計」的心情。
為了市場也只好紆尊降貴
對於高端品牌來說這樣的「高分低就」有什麼好處?最直接的理解就是打入大眾市場增加認知度,並找到對於品牌以及時尚產業不熟悉的潛在客戶;而藉由與市場佔有率較高的快時尚品牌合作是最快的方式。它也可以看成一種投資:對於現在沒錢買設計師品牌的年輕人來說,這樣的耳濡目染或許正是奢侈品客群年齡逐年降低的原因。
可惜羊毛終究出在羊身上
反之,快時尚品牌提升產品(形象)水平和價格,除了設計師品牌本身的粉絲以外也吸引慕名而來的跟風群眾。這樣的情況理應是雙贏;但真的是便宜買到高端品牌嗎?或許不。著重於趨勢、平價的快時尚基於成本以及市場考量往往捨棄了品牌文化和面料設計;而大品牌也不願提供最具代表性的設計(例如我們討論過得 H&M x TOGA 就幾乎不見標誌性的金屬鑲識)。因此精品的原有顧客對這樣的聯名不以為意;排隊搶購的多半是追逐趨勢以及一份「品牌名稱的成就感」。
或許反璞歸真才是最終的答案
近幾年可以觀察到聯名不再是消費者「興奮劑」,反而更像是保健食品。每一季度只吃個一兩顆的人越來越多,覺得吃了沒用的人也比比皆是。因此我們陸續看到潮流品牌聯名的竄起,甚至是高端精品的兩兩聯手。但倘若只是一昧的輸出 logo 和話題,大家轉而投向質感、純粹的設計或許有只是遲早的事。畢竟爛大街的款式終究逃不了被不停追逐時尚洪流的人們唾棄的結局。
設計師品牌和快時尚的聯名議題在 L.DOPE 編輯內部其實引起兩派不同的討論:「喜歡的品牌和快時尚聯名讓人看不起」;「替品牌感到開心」。其實要考慮的面向很多,不同的出發點也有不同的解釋;但直覺上你們是怎麼看待的呢?又有哪些印象深刻的聯名?留言告訴我們!
Photo Via: UNIQLO, h&m, vogue, freshnessmag, twitter, pintere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