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之間的聯乘合作,本來是出於友好關係、理念上的認同甚至是創意上的衝擊,但自從近年讓高級品牌之間發現其商業價值後,無間斷地推出一些「爆款」的聯名話題炒作,甚至過度濫用了聯名,讓人對層出不窮的「聯名」感到不勝其煩。
近日在社交媒體上弄得沸沸揚揚的就是Balenciaga X Gucci的消息,兩大開雲集團旗下的時裝品牌這次被形容是「破天荒合作」,但其實「聯名」這幾年已經常發生在Gucci身上,說到此點大家可能都會馬上想起最近Gucci與The North Face及多啦A夢的聯名合作,沒錯,每次聯名都會比起常規的設計有更高曝光率,因此可以賣得更好能賺到更多的錢。
聯名就像是興奮劑一樣?
正正是因為聯名能夠賺更多錢,因此不少品牌的創意總監都「一試難忘」,以它作為維持品牌數字盈利的一個方案手段,不但是Gucci,甚至是Kim Jones也無法擺脫聯名在數字上所帶來的興奮感,大家印象最深刻的應該是Louis Vuitton X Supreme的聯名合作,而此後他到Dior Men後,也無法擺脫以往因聯名帶來的利潤和曝光度,因此到了Dior Men後也繼續接二連三地與不同單位聯名,雖則在Dior時期的聯名作絕對比起Louis Vuitton X Supreme高端,可是除了聯名以外Kim Jones就做不出其他讓人興奮的設計了嗎?
過度依賴聯名的Madness
沒錯,以同一個價錢就能買到兩個品牌的設計相當划算,更何況是以普通球鞋或街頭品牌的價錢就能買到知名設計師品牌的作品?談到此點大家可能想起了Nike的The Ten和跟Sacai之作,不過值得談的還有余文樂的品牌Madness。
不知道大家記不記得幾年前Madness曾經跟許多日本甚至國際知名品牌接二連三地聯名,可是根據香港資深時裝寫手Ivan Lau在《要靠Crossover生存的品牌》一文中指出,當時在Madness Online Store看到基本上售罄的都是跟其他品牌Crossover的衣服,可是自家出品衣服的銷售情況則是狠狠地被比下去。他更表示「這個活生生的市場反應,是否已經證明這樣的品牌,除了Crossover,其實一無是處,所以只能依靠不斷的Crossover來續命。」聯名在維持商業平衡上的確是一種很好的興奮劑,可是過度服用不但沒有用,還會破壞品牌本質帶來一堆副作用。
果出所料,兩三年後的今天沒有了重量級聯名後,Madness的人氣大不如前,原因除了歸咎於余文樂的政治立場外,更致命的是當初Madness過度依賴聯名而且沒有好好建立屬於自己具獨特及代表性的設計,才弄得如此下場。
怎樣才是好的聯名?Junya Watanabe的作品就是一個好的示範?
正如本文開頭提到品牌之間的聯乘合作,本來是出於友好關係、理念上的認同甚至是創意上的衝擊,哪到底crossover有沒有好的例子?當然是有的,我們就看看聯名大師Junya Watanabe的過往作品。每一季Junya Watanabe都會跟不少品牌合作,不過這些品牌都有一個共通點,就是他們大多數都不是設計師或時裝品牌,而是有一定歷史歷史並具質量的戶外、機能、運動及Biker品牌,如The North Face、Levi’s、New Balance、LACOSTE和Porter,有些更是經典名不經傳的品牌如Vanson、Harvier、Aquascutum和Ark air等等。
雖然Junya Watanabe也有很多聯名,可是在他眼中,聯名並不是商業性話題炒作,而是向不同品牌界別的經典服裝致敬及互相提攜,將傳統衣服的原型、好品質和功能性以現代手法繼續承傳下去,這才體現出聯名的真正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