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idas跟Reebok 真的玩完了?
adidas近年靠著復古平價款的Stan Smith做為營利基石,加上NMD、tublar、ultra boost…等中價位聯名款,加上與Pharrell william的聯名款以及Kanye West 合作的 Yeezy系列。
復古、科技、聯名、名人、限定…眾多元素多管齊下,讓2016年成為adidas品牌開創以來銷量最好的一年,並於美國市場力抗Under Armour ,重新奪回運動用品牌市佔率第二名,看似勢不可擋的adidas,卻也不得不面對是否拋售同集團中表現不佳的Reebok,好換取更多的銀彈和集中資源來對抗老大哥NIKE。
2016的確是adidas的豐收年,截至目前股價已上升了62%,最新公佈的Q2財報上營業額更是翻倍的成長,但相較於獨佔鳌頭的NIKE,其年14%營業利潤率(adidas約7%)依舊是有一定程度的落後,加上面對Nike也是節節高昇的廣告行銷費用,更是費盡心思。像是面臨NIKE在足球界挖牆腳的行銷手段,adidas日前才與德國國家足球隊簽下創歷史新高總價2億歐元(約台幣72億元)的贊助合約。因此adidas集團不得不思考是否該賣掉2006年才以30億歐元收購的Reebok,以保持adidas母品牌的穩定。
adidas AG 集團下除了adidas以及Reebok外還有高爾夫品牌Taylormade, 在死對頭Nike宣布淡出高爾夫球具市場後,adidas對於空出的競爭市場中持樂觀的態度,新任adidas品牌總監Eric Liedtke在接受BOF的訪問時說出「同樣的,如果品牌瘦身能帶來更多的獲利,未來不排除出售Reebok的可能。」
品牌的受歡迎程度最直接可以反映在臉書及instagram的按讚及追蹤數上,adidas臉書上有兩千八百萬人的粉絲數,adidas Originals 在Instagram上也有一千四百萬的追蹤數,搜尋adidas、adidassuperstar動輒兩千多萬次的標籤數(hashtag),在在都反映品牌的熱度和活力。
反觀Reebok目前與Crossfit合作為主力,雖然在流行市場有PUMP FURY的經典鞋款的聯名系列在撐腰炒作話題,但卻少見有更具市場話題性的單品產生,整體來看無論是品牌的成長率和單純的粉絲數及追蹤數都大大的落後adidas,儼然成為集團的負擔。
因此adidas Group究竟是要打兩面夾擊的策略或是選擇與NIKE正面對決?Reebok的未來何去何從,是否會走上再度被拋售的命運,值得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