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4 年的 6 月 16 日,一輛開往巴黎、行經維也納的火車上,一對偶然相遇的男女之間的愛情故事如今成為了影史最雋永的「愛在⋯三部曲」。這部花費 18 年才拍成的三部曲憑什麼深深烙印在人們的腦海、被譽為文青必看經典、又如何剖析「愛」這一艱澀的命題?今天一起來看看!
1994 年的今天⋯⋯
29 年前的 6 月 16 日,Céline 在火車上偶遇了同樣讀著書本的 Jesse。兩個人宛如早已相識大半輩子地暢聊了整趟路程;當火車抵達維也納之後,他便說服了她一起下火車,共處 Jesse 隔天一早搭上返美班機前的最後一個夜晚。他們參觀了維也納、在日落時接吻、談天說地,在清晨破曉之時,火車再度啟程之際,兩人相約六個月後在同一個地點見面⋯
用 18 年拍出最動人的三部曲
殊不知,下一次見面已經是 9 年之後《愛在日落巴黎時》的不期而遇、再下一次則又是一個 9 年後的《愛在午夜希臘時》。就這樣觀眾也跟著主角從 20、30、走到了 40 歲,行經了三個不同城市,聽著他們對愛情、生活、價值觀的分享。這樣靠連續密集的「對白」串起的作品,覺得無聊的大有人在,但是懂的人卻能感受到平凡中的浪漫、真實、甚至因此更能有所共鳴。
只有真實才能真正打動人心
看過「愛在⋯三部曲」會發現這段它並沒有什麼高潮迭起或是三角戀、只圍繞在倆人之間,台詞卻自然又深刻。這其實歸功於導演讓兩位演員 Ethan Hawke 和 Julie Delpy 一同擔任編劇撰寫台詞!「很多 Céline 抱怨的事,都是我和 Ethan Hawke 從女性友人聽來的」。正因如此,在觀影過程中許多人時常會閃過「啊⋯⋯這真的是我會說的話呢」的念頭。你最深刻的台詞又是哪一句呢?
其實這是導演的真實故事!
其實「愛在⋯三部曲」始於導演 Richard Linklater 的遺憾。1989 年,剛拍完電影的他在一家玩具店遇見了 20 初歲的 Amy Lehrhaupt。兩人聊著音樂、藝術、文學,從半夜聊到清晨,卻同樣斷了聯繫。因此他想著不如將那晚拍成電影,或許會能再度聯繫上吧。可惜 Amy 在 1994 年的一場車禍中離世、沒能親眼見證到這部獻給她的作品。但這段故事成為了 Jesse 與 Céline 或許即是最美好的安排、走完了那段她沒能走完的路。
如果問最喜歡「愛在⋯三部曲」的哪一集,相信每一集都會有各自的擁護者。有人喜歡「黎明」的純粹與青春賀爾蒙、有人欣賞「日落」的成長與浪漫、有人則對「午夜」的現實與不完美有所共鳴。正因為他們就像我們一樣走過人生不同歷程,所以更展現了劇中那句「我們的愛雖然並不完美,卻是真實的」;你最喜歡哪一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