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 年代末期,在「韓流」尚未吹起、手機和網路還沒有普及的年代,日本流行文化藉由雜誌可說是主宰了台灣的時尚、消費、與審美。然而逃不過時間;紙媒的式微加上潮流文化的演變,在雜誌《BOON》和《Zipper》之後,《SENSE》也在上週由編輯長守谷聡宣佈停刊;今天,跟我們一起認識這個暗黑系雜誌鼻祖!


暗黑的至尊來自內化「烏鴉一族」的獨特美學
千禧年登場的《SENSE》至今走過 22 年,對喜愛日本流行文化的人來說一定多少耳聞過;守谷聡將 80 年代由川久保玲、山本耀司等人建構「黑色美學」給內化,打造出符合當代的時裝版本。獨特的風格和累積的影響力更造就了往後日本暗黑品牌如 mastermind 和 ROAR 的崛起,可謂承先啟後的關鍵之存在。



連Hi-End國際品牌都需要倚賴「黑」
而《SENSE》讓人欽佩的另一點則是昇華了街頭品牌與國際精品做連結;在拍攝特輯中將 Gucci 或 Saint Laurent、Celine… 等等國際精品與街頭品牌做混搭,並以黑色作為主角,讓全球喜歡時尚的人發現獨特的「黑色美學」不僅局限於日本設計師;有此一說,在 2015 年開始時尚圈高喊 High Street 之前,《SENSE》早就完成了!


二十年來勾出無限男性的叛逆壞形象!
回首兩年前木村拓哉登上 20 週年的封面亦或是今年山下智久的拍攝,《SENSE》總能用不同的黑精準地勾勒出男性心中個性、甚至是略微叛逆的一面。不過你們知道嗎?《SENSE》的創刊號更是以藤原浩為主題打造。回首過往,當年的風格與版面早已大不不同,但除了印證了時代的變革,也在冥冥中注定其往後的地位。




最高端的「黑市」!不靠排版也能成為經典雜誌!
守谷聡多年的經營累積的大量人脈,並開啟了合作企劃「BLACK SENSE MARKET」,透過和不同品牌,像是 visvim 等等聯名,販售眾多暗黑系的限量單品;而這也讓許多雜誌開始仿效這樣的行銷模式。其實,這也體現了《SENSE》的成功其實並非倚賴出眾的排版或設計,而是滿足每個人想要探索限量與不同的商品的慾望!


後繼無人的無奈
縱橫日本潮流界多年也開創了無數變革,但紙媒的衰落、潮流文化的興起等等原因卻也讓《SENSE》走向今日休刊這一步。守谷聡在社群上寫道自 27 歲創立《SENSE》以來過,一路上見證了潮流和媒體的演變,不經讓他思考「時尚媒體的樣貌」;而或許正是守谷聡強烈的個人魅力難以被傳成,導致後繼無人成為了最後的罩門吧!



從過去有收集雜誌的嗜好像是台灣的《COOL》雜誌、日本的《POPEYE》 ,當然也包括去日本旅行時偶然在蔦屋書店翻閱時所吸引的《SENSE》。有別於其他雜誌,他的多元化多了份成熟男人的韻味。它有高級時裝的介紹、街頭潮流知識、店舖精選,甚至是汽車專訪跟人物專訪等等,這些內容都給我很大的衝擊!你會不停翻閱找尋穿搭靈感亦或時尚知識。另外一點是這本被譽為暗黑系雜誌當之無愧,本身就喜歡黑色及暗黑風格的搭扮,所以再適合我不過了!

作為一個老哈日族來說,日本雜誌在成長階段絕對是必要的存在。就算到今日以四十多歲,看到某位欣賞的名人出現在封面還是會掏錢買單。幾十年過去沒買個千本也有百本,很多時候無聊拿出來看仍不覺得過時 —— 這是日本雜誌吸引人的地方;讓我相信有些風格是永不退流行的。
90 年代可以說是日本雜誌巔峰的時期,喜歡穿搭的朋友無論甚麼風格一定都能找到合適的雜誌,而由守谷聡主導的 SENSE 於 2020 年發行可謂橫空出世,算是少數能整合時裝精品與街頭穿搭的雜誌;現在來看時裝和街頭已是密不可分,在二十多年前可說是壁壘分明水火不容,由此可見編輯長守谷聡相當有遠見。其鮮明的走向和拍攝風格樹立的暗黑風格,更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這些年丟了不少雜誌《SENSE》是少數還有保留下來的。




我感到滿滿的滿錯愕及惋。,畢竟這本雜誌在潮流及時尚圈佔有一席重要位置,是時代更迭下劃時代的產物啊!如今只能將它留在過去的回憶及自己的書房裡。

紙本的時代已經過去,智能手機和社群媒體的普及,出版業受到的衝擊絕對不是想辦法轉型就能生存下來。相信還是有許多人習慣翻閱著雜誌並從中得到所需的資訊,但這些小眾已經無法撐得起一個產業⋯⋯只能說能有經歷和體驗過日本雜誌盛世的人是幸福的。但一切終將成為舊時代的美好;讓這一代人懷念,被下一代人逐遺忘。

年輕的時候覺得《SENSE》很勇敢,也很有自己的風格。不過在這個時代下看似很分眾,但是分眾到最後就成為了小眾。走到今天這一步只能說也不太意外,但也真的是相當可惜。

最後,我們也簡單訪問到了《SENSE》的主編,守谷聡先生。而他也與我們的讀者和年輕朋友們喊話:

謝謝L.DOPE!我並沒有放棄我的熱情, 我會把SENSE雜誌視為暫時的休刊, 未來希望可以跟日本海外的年輕朋友們,一起做更多有意義的事情!